1969年设城关大队,属卫东社区;1984年设城关镇农村办事处,属城关镇;1988年称公很办事处,属勐勐镇;2000年称公很村委会,属勐勐镇;2002年6月称公很社区居委会,属勐勐镇至今。 |
新村社区2002年成立,先在公很社区办公,由于工作的需要搬到物资局办公,新村社区主要农业生产集中在解放新村,为方便群众,2007年经多方面与县委党校协调,划分给土地给新村社区作为办公地点。 |
1961年由箐门口乡划分组建,称贺六乡,属勐库区;1969称卫东大队,属红卫公社,1972年称贺六大队,属贺六公社;1984年称贺六乡,属贺六区;1988年称贺六村公所,属贺六乡;1991年以驻地在那布村,更名为那布村公所,属贺六乡;2013年贺六乡政府归勐勐镇之后,同年6月“那布村”改成“那布社区”沿用至今。 |
1972年由城关大队划分组建,称忙品大队,属勐勐公社;1984年称忙品乡,属勐勐区;1991年以驻地千蚌而更名为千蚌办事处。 2000年村改为千蚌村民委员会。 |
1972年由城关大队划分组建,称磨刀河大队,属勐勐公社。 1974年驻地搬迁到大荒田。 1984年称磨刀河乡,属勐勐区。 1991年称大荒田村公所,属勐勐镇;2000年称大荒田村委会至今。 |
1959年从忙乐乡划分组建,称闷乐乡,属三区;1972年称闷乐大队,属勐勐公社;1984称闷乐乡,属勐勐区;1988年称闷乐办事处,属勐勐镇;2000年改为闷乐村委会,属勐勐镇。 |
1972年始设千福大队,1984年改为千福佤族乡,1988年改为千福办事处,2000年改为千福村委会至今。 |
1958年设忙乐管理区,属勐勐公社——勐勐联社;1961年称忙乐乡,属三区;1969年称新红大队,属卫东公社;1972年称忙乐大队,属勐勐公社;1984年称忙乐乡,属勐勐区;1988年称忙乐办事处,2000年称忙乐村委会,属勐勐镇至今。 |
1952年设南宋乡,属三区;1969年称先锋大队,属卫东公社;1972年称南宋大队,属勐勐公社;第一次地名普查更名为先锋大队;1984年称先锋乡。 1992年称南宋办事处,属勐勐镇;2000年改为南宋村民委员会,属勐勐镇至今。 |
1965年设邦迈乡,属三区;1969年称东升大队,属卫东公社;1972年称邦迈大队,属勐勐公社;1984年称邦迈乡,属勐勐区;1988年称邦迈办事处,2000年称邦迈村委会,属勐勐镇至今。 |
1952年设坡脚乡;1953年设大吉乡,属三区;1958年设大吉管理区,属勐勐公社——勐勐联社;1961年称大吉乡,属三区;1969年称永前大队,属卫东公社;1972年称大吉大队,属勐勐公社;1984年称大吉乡,属勐勐区;1988年称大吉办事处,属勐勐镇;2000年称大吉村委会,属勐勐镇至今。 |
1972年由蒙化(现彝家)大队划分组建,称忙建大队,属贺六公社;1984年称忙建乡,属贺六区;1988年称忙建村公所,属贺六乡;2000年称忙建村委会至今,属勐勐镇。 |
1953年设蒙化乡,属三区;1969年称永红大队,属勐勐公社;1972年称蒙化大队,属贺六公社;1984年称蒙化乡,属贺六区;1988年称彝家彝族村公所,属贺六乡;2000年称彝家村委会,属贺六乡;2005年撤乡并镇,属勐勐镇至今。 |
1972年由箐口大队划分组建,称细些大队,属贺六公社。 1984年称细些乡,属贺六区。 1988年称细些村公所,属贺六乡。 2000年,称细些村委会,属贺六乡。 2005年,称细些村民委员会,属勐勐镇。 |
1951年称箐门口乡,属二区;1959年设箐门口管理区,属贺六公社;1961年称箐门口乡,属勐库区;1969年称红光大队,属红卫大队,属红卫公社;1972年称箐门口大队,属贺六公所;1984年称箐门口乡,属贺六区;1988年称箐门口公所,属贺六乡;1991年驻地红土寨,更名为红土寨村公所;2000年称红土寨村,属贺六乡;2006年属勐勐镇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