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六横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六横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清宣统二年(1910年)于此设东靖乡得名。
根据原台门镇政府而命名。
早期村内有一座山,远看形式一只蟑螂,因此得名蟑螂山。
因昔以棕榈湾为主要管理区域得名。“棕榈湾”别作棕梠湾,地名记载始见于民国早期地形图和民国《定海县志•列岛分图三》。
新民,即迁居台门的新居民得名。
因管理区域内旧有石柱头山得名。石柱头山,原为悬水小岛。宋宝庆《四明图经》卷二十和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四载为石珠山,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二误将其山麓村岙载为(石+朱)岙。清前与六横岛相连。清末始称石柱头,别称石住头。
1951年于此设龙山乡,以村内有龙头山得名。
大脉坑,古称大麦坑,地名记载始见于明范涞《两浙海防类考续编》卷一和侯继高《全浙兵制》卷一,以多植大麦得名。
以山头浦、峧西二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
以村处嵩山南麓得名。
以积峙山得名。积峙山原名鲫屿,古为悬水小岛,地名记载始见于《两浙海防类考续编》卷一。峙,方言音作qí,为屿的方言谐音。清末谐音为积岐,后谐音为今名,并于1945年于此设积峙乡。
“五星”地名源自1956年设五星高级社。
“滚龙岙”地名记载始见于清光绪《定海厅志•六横山图》,传因附近山丘绵延似巨龙滚动得名。
因管理区域内有青山自然村而得名。
以管理区域内有双塘岙得名。“双塘岙”地名记载始于清光绪《定海厅志》卷十七,以有修筑于清咸丰六年(1856)的永源、永远2条海塘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