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利港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利港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以寓意振兴利港而得名。
以西乡(现常州)人所围长江滩地成自然村西安圩,为村委名、社区名。
以兴港新村得名,取振兴利港之意。
宋淳熙四年(1177),在后梅建造报恩寺,俗称后梅寺,村以寺名,社区承村名。
据东支薛氏家族史载,迨至隋,失统绪,该族即避耕于此,名“东绪村”,太平天国后期,曹王尤诸姓先后入居,村名渐变更为“东支村”。
旧称后梅,宋元明设邮铺基地,经久渐成市集。街道西圈门外有座石拱桥,实名“太平桥”,清以此为后梅镇,到1959年3月,江苏省陈光书记来此视察,提名为西石桥,同年9月上级批准。西石桥社区因地理所属故名。
由原先的芦埠港村村民拆迁后聚居的小区,且社区东面有一条芦埠港河。
以“苍山寺”取村名。
以域内1952年冬,首先成立的巨轮初级社而得名。寓意村的发展象巨轮一样滚滚向前。
因境内黄丹河而得名。
因境内西奚墅自然村而得名。
宋代称肥常村,村落散居东西约1公里,西端自然形成东西两村。随历史变迁,“肥常”演为维常。
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北境利城县建治利浦为实土,宋时属良信乡,利城已成市集,有郭姓人氏来城南、城北定居,南村为“南郭庄”,北村为“北郭庄”,历代相传至今。因北郭庄自然村得名。
以境内最大的自然村江市村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