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分属焦石、罗桥、槠溪乡,1958年分属跃进(次年改为董团)、猛进(次年改为罗桥)公社,1980年春,划董团公社的旭日、前山(原名田墩)大队和罗桥公社的桥下大队成立城镇公社。 1982年取旭日东升之义改名旭日公社,1984年7月改为旭日镇,2006年正式定名为旭日街道。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一区罗桥乡、第四区吉阳乡;1950年分属坑口、皇固区固区;1952年属横山区;1958年成立猛进(次年改为文家)公社;1961年改名罗桥公社,1968年并入枫岭头公社;1972年析出恢复罗桥公社后改为罗桥乡;2001年12月3日,撤乡并入旭日镇;2006年4月析出改罗桥街道办事处。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六区,建国初属铁山区;1953年属花厅区;1958年成立三峰(次上改为田墩)公社;1984年设田墩乡,1991年6月5日,撤乡设镇;2006年1月20日,撤销黄市乡并入田墩镇。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五区,建国初为甘溪区上泸乡;1952年属上泸区;1957年属四十八区;1958年成立上游(次年改为上泸)公社;1961年分上泸、苎圳公社;1964年仍合并为上泸公社;1984年后设上泸乡;1991年6月5日,撤乡设镇。 |
以当时村民传说的一山名——“花坛山”而命名。 1957年冬建场,新中国成立前为和济、望仙、郑坊乡地;建国初属郑坊区地;1968年,改为华坛山公社;1972年恢复华坛山垦殖场;1985年4月18日,设立华坛山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设镇。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一区尚义、纸坊乡,建国初隶属尊桥区;1958年分属红旗(次年改为皂头)、和平(次年改昆山)公社;1961年分属昆山、茶亭、湖墩公社;1965年至196年先后合并为茶亭公社。 1984年设立茶亭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改镇。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五区赵家乡,建国初分属尊桥、应家区;1952年属皂头区;1958年成立红旗(次年改为皂头)公社;1984年后设皂头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设镇,2001年10月22日,撤高泉乡并入皂头镇。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六区鸟桥乡,建国初先后分为甘溪、铁山、四十八区;1958年成立东风(次年改为鄱阳)公社;1960年分为四十八、鲤洋公社;1964年合并为四十八公社;1984年后设四十八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设镇。 |
新中国成立前分属第一区罗桥、纸坊、太平乡和第二区清水乡;1950年分属坑口、皇固区固区;1958年成立前进(次年改为枫岭头)公社;1961年分为枫岭头、王家店两个公社;1964年合并为枫岭头公社;1972年设立枫岭头乡;1995年12月12日,撤乡设镇。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二区皇固乡;1952年属皇固区固区;1956年分属八都、皇固、黄塘乡;1958年成立灯塔(次年改为八都)公社;1961年至1964年曾分属八都、黄墉两个公社;1982年改今名。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六区花厅乡,建国初属铁山区;1952的分属花厅区花厅、枫岭乡;1958成立花金(次年改为花厅)公社;1984年后设花厅乡;1997年1月14日,撤乡设镇;2001年12月3日,撤销前程乡并入花厅镇。 |
新中国成立前分属甘溪、铁山乡;建国初属甘溪区;1957年12月建立垦殖场(正县级),1998年8月5日,五府山垦殖场改制设立五府山镇和高洲乡;2003年10月21日,撤高洲乡并入五府山镇。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三区郑坊乡,1950年属郑坊区,1958年成立高峰(次年改为郑坊)公社,1968年并入华坛山公社,1972年析出设立郑坊乡。 2001年10月22日,撤乡设镇。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三区望仙乡。 1950年属茗洋区,1952年属石人区,1958年成立红星(次年改为望仙)公社。 1966年以处灵山之上、下南峰间改名高南峰林场;1968年并入苏桥公社,1972年由苏桥公社析出,名高南峰公社;1989年定名望仙乡。 |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三区石人乡,1950年属郑坊区;1952年属石人区;1958年成立火箭(次年改苏桥)公社;1982年改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