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十六年(1501)武举王公在此建造府邸一座,取名王公府。 |
据《赵氏家谱》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张杜村有一杜姓人家在此开店,取村名杜店。 |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原名胡家村。后胡姓绝嗣,张姓兴旺,娶西董庄之女,以二姓为村名,取村名董张。 |
元末明初,张姓村民来祖迁此建村居住,因位置靠东,取村名东张。 |
清光绪年间张姓来祖迁此建村居住,因村东有一张庄,故取名西张。 |
明洪武元年(1368)张姓村民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因村前有一井,井旁有一大树,有树影照着井,取名影张。 |
明洪武元年(1368)张姓迁此居住。村西有一寺院,寺院里有两只石头羊,不知何因,丢失一只,剩下一只,成为孤羊,孤与谷同音,取村名谷羊寺。 |
清雍正年间罗姓迁此建村居住,取名罗家。 |
宋太祖末年(976)谢姓村民来祖迁此建村居住,取名谢家。 |
东汉初期因地壳变动,该地出现一岗,人们在附近定居,为图吉利,永保安宁,取名永宁岗。 |
明崇祯十八年(1646)梁姓村民来祖迁此建村定居,当时因居住分散,位于东边,取村名大梁庄。 |
明洪武元年(1368)从山西洪洞县迁入一拨人落户该地,因从南向北由土岗形成,众人取村名大陆岗。 |
清崇德元年(1636)刘姓迁此建村居住,当时村东有一条自北向南流向的小清水河,取村名河沿刘。 |
清乾隆十二年(1747)张姓村民来祖从扶沟县迁此建村定居,后因大部分农户以种菜为生,曾有72根菜担的称呼,后更名为大菜园。 |
明洪武元年(1368)赵、庞两姓村民来祖迁此建村居住,取名庞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