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建村,先后称潘黄段村、牛头村、牛头寺村,唐末从山东梁山有一条大路由此村通过,两侧栽植柳树到此为止,故得名柳行头。1980年,柳行头分为柳东、柳北、柳西三个行政村,此村偏东,故取名柳行头东街。 |
传清代建村时村中有赵姓人为官,取名赵庄村。约在1915年前后,分为东西两庄,此庄居东,故名东赵庄。 |
传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时村中有赵姓人为官,故得名赵庄,后分为东西两庄,此庄居西,故名西赵庄。 |
民国初年辛姓由本县辛庄迁来,仍命名辛庄,后以方位更名北辛庄。 |
传焦姓于清初,由本县杨集乡前马桥迁来,取名焦庄。 |
明初韩氏最早迁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韩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按其方位,故改名为北韩庄。 |
传明嘉靖年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居于张庄之北,而取名北张庄。 |
明姓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明庄。 |
传明嘉靖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取名叫陈家大楼,后因皇帝路过这里,喝到后街水井的水很甜,又看到紧靠村庄东西南北四路很像井字,命名为甜水井。 |
明洪武年间,胡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以姓氏取名胡楼村。 |
传清末从附近各村迁来,因是杂姓,取名新庄。后讹为辛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辛庄集村。 |
传朱氏于清乾隆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取名朱庄,由于村南有一朱庄,此村在后,故改名后朱庄村。 |
明万历年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清初从北王庄迁来一户,从北王庄古庙迁来二户,因四户都姓王,取村名四王庄,后演为司王庄。 |
明初孙姓由山西老鸹窝迁至白衣东南临黄集,后迁至临黄集东南2千米处以姓氏取村名孙楼。 |
《读史方舆纪要》载:后魏析置临黄县,以南临黄河而得名。此地原为临黄县城故址。至宋代临黄县撤销,逐渐衰落为普通村庄。后分为南街、北街两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