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

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

  2024年1月,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农办、省司法厅、省民政厅联合印发通报,决定确认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东湖新村社区等482个村(社区)为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1952年设和家大队;1982年改称和家乡;1986年建立和家村委会;1991年改称和家管理区;1999年改称和家村民委员会至今。和家村……。
  因四面山岭环抱,形如鸟窝而称陀箩窝,1958年改村名为”箩头“,1984年改为那罗村,该村委会驻地在那罗村,故名。1950年至1957年由那罗村、秧地下村、山口村、柯木埇村、六盘村等村组建一个乡,乡所在地设在那罗村;1958年分设机构成立那罗大队;1983年改为那罗乡;1987年改为那罗管理区;1999年改为那罗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那罗村……。
  因该地在一座平缓的山坡上,故名。1963年为平山大队;1983年改为平山乡;1986年改为平山村委会;1989年改为平山管理区;1998年改为平山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平山村委会  平山村委会位于石颈镇西北面,距镇政府约5.5公里,辖7条自然村,人口2812人,耕地面积1338亩,办事处设在平山村。土特产有红烟等。该村地处长青水库下游,水源充足。由于该村与长青水果场相邻,红橙种植较早,技术较成熟。……。
  因村委会搬到新建的办公楼房,故名。1960年成立新楼公社;1962年分设新楼大队;1983年设为新楼乡;1987年为新楼管理区;1999年改为新楼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新楼村委会  新楼村委会位于青平镇东南面,距镇政府约10 公里,辖下新塘、大马岭、下新塘、古楼坡、黄冲村、上古楼、乌木冲、水山江、坡尾村、墩陂村等10条自然村,人口2994人,耕地面积1677 亩,办事处设在坡尾村。种有大量优质水果……。
  梅岭社区居委会 成立于1958年,位于吴川市区中心,是吴川市委、市府的所在地。区内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16000人,居民小组8个,居委干部7人,党员60人。梅岭社区是湛江市特色文化村,社区民间艺术有丰厚的群众基础,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主要有飘色、泥塑、陶鼓舞、武二真、八音、醒师、武术等,社区民间艺术团体多次应邀赴省内外巡游演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重要品牌的梅岭飘色,1992年、1997……。
  社山村委会  位于塘缀镇的西南面,总人口5449人,991户,总面积1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345亩,其中水田1745亩,坡地600亩,有林木2240亩,下辖8条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经商906人,人均收入1500元,东南面是梅塘公路,交通方便。社山村委会属丘陵山区,农业以种植水稻、花生、香蕉、玉米为主,经济发展有淡水养殖业,产品加工和手工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生……。
  三浪村委会  是吴川市樟铺镇辖下的10个行政村之一,辖区有9条自然村,除垭塘村外,其它各村均为革命老区村庄。该村现有文化楼2间,已有4条自然村被评为吴川市级生态文明村,全村总人口5580人,现有正式党员71名,预备党员3名。该村有3层的村委会办公楼一幢,建有村委会信息化体验站1间,有电脑2台,打印机1台,办公条件有较大改善。现有三浪小学、垭塘小学、贵文小学、占公塘学校等4间学校,在校学生约700多……。
  1950年设调丰乡、1953年设初级社、1955年设高级社;1958年改为调丰大队;1983年改为调丰乡;1986年改为调丰村委会;1989年改为调丰管区;1999年改调丰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调丰村……。
  新中国成立初属遂溪县第二区管辖,1950年设杨柑乡、1953年设初级社、1955年设高级社,1958年设杨柑大队;1980年析出杨柑居委会(当时为大队),仍称杨柑大队;1983年10月与当时的杨柑圩大队合并,改为杨柑乡;1987年改为杨柑村委会;1989年又改为杨柑管理区;1999年4月改为杨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杨柑村……。
  南华农场社区是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桥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825107004。
  龙门村是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825104205。
  红星农场社区是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825108003。
  1982年称龙池大队,1986年称龙池管理区。2001年改为龙池村委会。2005年龙池村委会与东山圩村委会合并称龙池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龙池村……。
  因此地形有山有水,故名。土改时山脚归湖水乡管辖,1961体制下放后成立山脚大队,1980年改为珊阁大队。1983年改为珊阁乡,1986年改为珊阁农村管理区,1999年后改为珊阁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珊阁村……。
  此地有一条溪流是由几条大山坑汇集而成。河水非常之清亮,终年有流不尽的泉水,当地群众耕种,既不受旱,又不会受涝,之所以称为长流河,解放前有称长流水。解放后成立大队,故命名为长流大队,后以村委会名称而得名。解放前有称长流水。1961年成立大队,故命名为长流大队,1983年改为长流乡,1986年改为长流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长流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长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