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2年云南省绿美村庄[9]

2022年云南省绿美村庄[9]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云南省绿美乡村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云农办通〔2022〕9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社会公示,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等129个乡(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昆明市五华区陡坡社区陡坡小组等200个自然村为2022年云南省省级绿美村庄。
  因其驻地位于大营村内,原白族语言称:“岛你招”,“岛你”:大营,“招”村庄,意为大营庄,故而得名。解放初属禾甸,1956年设大营区公所,1958年设大营公社,1970年设大营大队,1984年设大营彝族乡、大营村公所,2002年设大营村委会,2008年设大营社区村委会至今。大营村……。
  解放初属东山区,1958年设东山区干海公社,1984-1986年设东山干海小乡,1986-1999年设东山乡干海村公所,2000设东山乡干海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干海村……。
  因村委会原驻地在白庄帽村,后驻地迁至大罗城,仍用旧名,是村民为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群众自治组织,故而得名。建国前属祥云乔宾乡,1950年属州城区政府,1953年属周官乡,1958年属周官管理区,1960年属周官大队;1962年为白庄小公社,1966年为白庄大队;1984年-1991年改为白庄乡,1991年-1996年为白庄行政村,1996年-2000年改白庄办事处,2000年8月为白庄村民……。
  建国前属祥云县米甸区;1950年为米甸区海稍行政村;1953年为海稍乡;1958年为宾川县海稍管理区;1960年为海稍大队;1962年为海稍小公社;1966年为红伟大队;1969年为海稍大队;1984年为海稍彝族乡;1988年为海稍行政村;2000年改为海稍村民委员会至今。海稍村……。
  朵祜:原名为朵古或多祜,是彝族氏族自称,后演变为村名。“多祜”这一写法,相传是一县官改的,其意是希望丰收,多福多德,村委会设在此地,故名。解放初属第三区称多祜乡,1956年建为多祜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五一人民公社称多祜管理区,1963年建立多祜彝族人民公社,1970年属寅街区称红旗大队,1984年属寅街区称多祜彝族乡,1989年属寅街乡称朵祜村公所,2000年寅街撤乡设镇后属寅街镇称朵祜村……。
  因在解放时期,该地属于和平解放区,得名永和村。村委会因此得名。解放初属三区称密祉乡,1956年建为永和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五一公社称永和管理区,1961属密祉人民公社称永和大队,1963年属苴力区称永和人民公社,1970年属苴力人民公社称永和大队,1984年属苴力区称永和乡,1988年属密祉乡称永和村公所,2000年属密祉乡称永和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永和村……。
  因村委会地处凤凰山山岭地带,故名。解放初属蒙化县第五区,设为蒙化县第五区凤岭乡,1958年设巍山县浪公社凤岭、马房、土么塘管理区,1961年分归南涧县,1963年设浪沧区凤岭公社,1970年改为浪沧公社凤岭大队,1980年设为凤岭、马房、土么塘3个大队,隶属浪沧公社,1984年又将3个大队合并设浪沧区凤岭乡,1988年改为浪沧乡凤岭村公所,2000年10月设为凤岭村民委员会。凤岭村……。
  因全村地处凤凰山脉,左有原始森林(母虎喜宿)青龙山;右有百鸟朝凤(候鸟通道)凤凰岭。村委会因此得名。解放初属蒙化县第四区,设为蒙化县第四区龙凤乡,1954年蒙化改巍山,属巍山县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拥翠乡人民公社龙凤管理区,1963年管理区改建公社,为龙凤人民公社,1970年管理区改为拥翠人民公社龙凤大队,1984年4月龙凤大队改龙凤乡,1988年6月大队改为龙凤村公所,2000年10月改为……。
  象征着世界永远和平,得名和平村,故名。解放前属永济乡,解放后为第三区永和乡,1958年为永建公社永和管理区,1962年为永和大队,1963年为大仓区永和公社,1970年大仓公社永和大队,1972年为永建公社永和大队,1984年改为永和乡,1987年为永和村公所,2000年8月村改委为永建镇永和村民委员会至今。永和村……。
  解放初属巍宝乡,解放后属一区自由乡,1952年为和平乡,1958年又属自由乡,下半年属先锋会公社和平管理区,1962年为和平大队,1963年与和平大队分开设巍宝区新村公社,1970年设巍宝公社新村大队,1984年设新村乡,1993年设巍宝乡新村村公所,2000年设巍宝乡新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区域划分设南诏镇新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新村村……。
  村名源于其境内一石桥。“花桥”原为一石桥,后成为村名。民国二十二年划为第一区花桥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区为乡镇,现在的花桥、新田、岔路等村,统属博南镇;1950年1月划为第二区公所第九行政村花桥村;1952年改为第二区花桥乡;属1958年改为花桥人民公社;1962年改为花桥小公社;1970年改为花桥大队;1984年称为花桥乡,1987年改为曲硐回族乡花桥村公所,1997年改为曲硐镇花桥村……。
  本村所处山顶有一数千亩平坦的地块,而得名大坪坦。民国二十九年,本村属灵化乡第二保,时称大平滩。1950年1月划属一区第十行政村龙门,1952年划为第一区公所大平坦乡,1958年改为银江人民公社大平坦管理区,1962年改为龙门区大平坦小公社,1970年改为龙门人民公社大平坦大队,1984年改为龙门区公所大平坦乡,1987年改为龙门乡大平坦村公所,2000年8月实行村改委,改为龙门乡大平坦村民委员会。……。
  清代末年认为当地盛产食盐,地下宝藏丰富,而把原名雒马改为宝丰,寓意宝藏丰富,得名宝丰。解放初期1950年设第一区宝丰村,1958年人民公社时设宝丰公社先锋管理区,1966年设宝丰大队,1981年宝丰公社时设宝丰农业生产大队,1984年设宝丰区宝丰镇,1988年设宝丰乡宝丰行政村,2000年9月设宝丰乡宝丰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宝丰村……。
  新山一名系解放后所取,意为新建的山区村。解放初1950年设新山农业合作社,1953年设新山管理小区,1961年设新山大队,1984年设新山乡,2000年9月设旧州镇新山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1月1日设功果桥镇新山村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新山村……。
  团结村是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9301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