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云南省绿美乡村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云农办通〔2022〕9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社会公示,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等129个乡(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昆明市五华区陡坡社区陡坡小组等200个自然村为2022年云南省省级绿美村庄。 |
因社区区域内有合群街,故名。1983年属城区办事处的第一居民委员会;2002年10月改为合群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合群社区……。 |
清分属开化、永平2里。1910年,属西区。1939年,为升平镇。1950年,为第二区。1958年,为英雄公社。1959年为平坝公社。1962年,改平坝区。1966年,改平坝公社,并从中分出小街、新街、底泥等公社。同年将以勒冲、古那冲、车期大队划归喜古公社。1969年朝阳(铜厂)划归攀枝花公社。1970年底,底泥公社并入。1985年后为“平坝办事处”。1990年改为“平坝行政村”。2000年8月后改……。 |
听湖,壮语,“听”—棚子,“湖”—磨,意即磨房,故名。1950年为第三区(维摩)听湖乡。1958年并归文山县为解放公社听湖大队。1962年恢复砚山县,为盘龙区听湖公社。1970年为子马公社听湖大队。1984年为子马区听湖乡。1988年1月区改乡为江那镇听湖办事处。听湖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1月村改委,前身是听湖办事处,村改委后沿用至今。听湖村……。 |
以辖区内有林安箐、白石岩两个自然村,取其首字组合名“白林”,后演变为柏林。1950年至1951年全县设3个区1个镇35个行政村时,建立柏林行政村。1952年全县35个行政村改小乡时改名柏林乡。1958年10月西畴、麻栗坡两县合并,改名柏林管理区。1962年改名柏林公社。1971年全县设10个人民公社时改名柏林生产大队。1983年全县公社改为区下设小乡时,改名柏林乡。1987年8月撤区设乡时,改名柏……。 |
“天”为坪,“保”为苦竹,因驻地位于多苦竹的山间小地坪上,故名。2000年2月由天保办事处更名为天保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天保村……。 |
半坡村在小坝子镇驻地西2千米,村民委员会驻地半坡村小组,距县城镇47千米,驻地海拔1479米,属小坝子镇,辖半坡、麻比、大梁子、戈索、布腊、马老场、芭蕉棚、多依树、龙江、龙娃、呜哩1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辖区范围:东至小坝子村民委员会,南至金竹棚村民委员会,北至大嘎吉村民委员会。属山区,总面积29.5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019亩,其中:水田304亩;干田412亩;旱地5153亩;轮息地151……。 |
壮语:壮语:板——村;茂——新,系新建村,因驻板茂村,故名板茂村民委员会。1950年称板茂乡,归旧莫区管辖。1961年改板茂大队。1962年大队改称公社,板茂村属板茂公社。1970年公社又改大队。1984年大队改乡,板茂村属板茂乡。1988年改板茂行政村。板茂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5月村改委,前身是板茂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板茂村……。 |
南岛河村民委员会1950年为曼连乡属南屏区,1957年撤区并乡后属南屏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1年南岛河公社属南屏区,1969年改为南岛河大队属南屏公社,1984年改为南岛河乡属南屏区,1988年改为南岛河村公所属南屏乡,1997年改为南岛河办事处属南屏镇,2000年改为南岛河村民委员会属南屏镇,2003年,异地扶贫南岛河开发区合拼南岛河村民委员会属南屏镇,安置的异地移民为来自昭通的异地移……。 |
傣语地名。“竜(糯)”指水塘,“竜”又为大,“竜竜”意为大水塘,故而得名。现驻地下寨,故名。竜竜村民委员会1950年为竜竜坝乡属普文区,1957年撤区属倚象乡,1961年属南岛河公社,1969年改为竜竜大队属倚象公社,1984年体改复名为竜竜乡属倚象区,1988年改为竜竜行政村属倚象区,1999年改为竜竜办事处属倚象镇,2000年改为竜竜村民委员会属倚象镇,起始时间据史无可考,名称沿用至今。竜竜村……。 |
村民委员会驻地老姚寨旁有温泉,故而得名。1912-1948年为龙寿乡南温箐保。1949年为龙寿区温泉乡。1951年3月为凤阳区温泉乡。1958年11月为温泉管理区。1961年为温泉公社。1969年为温泉大队。1983年5月体制改革为温泉乡。1988年为温泉村。2000年8月村改委,为温泉村民委员会。温泉村……。 |
傣语地名。富东:意为小坝子头上的寨子。以辖区内富东作村名,村委会驻地公田坝,故名。1952年至1959年6月属光富乡;1959年7月后称富东大队;1960年4月后称富东管理区;1961年5月后称胜利公社富东管理区;1962年7月后称富东公社;1966年9月称富东大队;1984年改称富东乡;1988年改称富东行政村;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称孟弄彝族乡富东村民委员会至今。富东村……。 |
黄草岭,因山中黄草较多而得名。黄草岭位于景东县锦屏镇西侧,北纬24°22′东经100°45′,地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村委会驻地石房箐小组海拔2200米,距镇人民政府30公里。北面、东面与锦屏镇新民村委会相连,西边与景福乡以无量山脊为界,南方与镇沅县里崴乡白水村相邻。村情概况:黄草岭村辖5个村民小组,即:篙子林、竹叶坪、大垭口、石房箐、沟迤边,共58户620人(含已整组搬迁的一个村民……。 |
以党和政府为民谋利之意取名“民利”,驻地东巴,故名。1950年建立民利乡,1958年建立大队,1962年改为公社,1969年恢复为大队,1984年改设乡,1988年成立民利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为民利村民委员会至今。民利村……。 |
因村民委员会原驻罗家村,故名。解放前属大井乡第六保,1949年解放,1950年为勐大第十行政村,1952年建乡时为罗家乡,1958年冬划归杏城公社为罗家管理区,1962年为罗家公社,1968年为罗家大队,1984年春为罗家乡,1988年3月为罗家办事处,2000年12月村改委改为按板镇罗家村民委员会至今。罗家村……。 |
“板河”,此村原驻位置老板凳山,后迁至勐野江河边,以原驻地“板、河”二字合并命名村名。现驻地石头寨,故名。1954年设乡驻懒板凳山,1958年改大队、1961年改乡、1969年改大队、1984改乡、1987年改村、2000年改为村民委员会至。板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