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云南省绿美乡村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云农办通〔2022〕9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社会公示,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等129个乡(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昆明市五华区陡坡社区陡坡小组等200个自然村为2022年云南省省级绿美村庄。 |
洛党行政村为洛党彝族乡政府驻地。以洛党街为村名。洛党系傣语音译汉字地名,意即大路靠水塘。1949年属邦平镇洛党村、立勒村。1950年10月属第五区洛党行政村。1952年5月属第五区洛党乡。1957年5月属县直辖洛党乡。1958年9月属凤山乡卫星公社洛党管理区。1959年5月改称凤山公社洛党管理区。1959年8月属洛党公社洛党大队。1961年6月属凤山区洛党公社。1962年11月属洛党区洛党公社。1……。 |
康平社区是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30923103001。 |
忙肺系傣语地名,“忙”意为寨子,“肺”意为筑坝拦水,忙肺村意为筑坝拦水的寨子。1950年前是天池镇的忙肺保;1950年后属西(四)区勐板乡;1959年属勐板公社勐板管理区;1964年属小勐统区勐板公社,后称大队;1973年为勐板公社忙肺大队;1984年改为勐板区忙肺乡;1988年改为勐板乡忙肺村公所;2000年8月改为勐板乡忙肺村民委员会至今。忙肺村……。 |
村庄周围松树长得茂密,又地处山坡,故名松坡,驻地松坡村,故名。1950年前属镇康县鼎石镇第十保;1950年后属镇康县东区(二区)忙东乡;1959年后属镇康县班卡公社忙东管理区,后称公社;1964年属永德县永康区忙东公社后称大队;1973年从忙东大队拆置组建为班卡公社松坡大队;1984年改为班卡区松坡乡;1988年改为班卡乡松坡村公所;2000年改为班卡乡松坡村民委员会至今。松坡村……。 |
勐旨系傣语地名,“勐”意为地方,“旨”意为董棕树,勐旨意为有董棕树的地方。明、清时期属耿马土司辖地;1939年至1951年属耿马县勐婆乡,后称富祥乡;1952年始是镇康县耿马河外东区忙蚌乡(治所初在牟家寨、小高寨,后迁移至忙蚌);1953年属大雪山区工作委员会;1959年后属镇康县南平公社勐旨管理区;1964年后属永德县大雪山区勐旨公社;1969年为五一公社五一大队;1973年属团山大队;1976……。 |
红岩村委会红岩村委会位于南伞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村委会共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红岩村委会土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村境内高山与河谷相间,山区面积占97%。境内最高海拔1900米,最低海拔1000米,属亚热带、温带与暖温带山区。红岩村委会有林地面积0.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0.93%。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322天,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日照2145小时,平均……。 |
帮:蓬:东:刺通树;意为刺通树成蓬的地方。1943年建村。1951年至1958年归属营盘乡,1959年至1961年归属营盘管理区,1962年至1968年归属营盘乡,1969年至1971年归属营盘大队,1972年至1983年设帮东大队,1984年至1988年设帮东乡,1989年至2000年10月设帮东行政村,2000年11月设帮东村民委员会至今。帮东村……。 |
岔沟村:位于勐捧镇西北部,辖区面积38.3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28米,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5.7℃,年降雨量2036毫米,下设8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768户农户3670人,以汉、彝族杂居为主,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5.1%,有水田1673亩,旱地4095亩,粮食总产量1782吨,人均占有粮食29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007.43万元,人均收入1740元。……。 |
罕宏社区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6103003。 |
本村驻地相传有个土司远行,刚到此地太阳就落山了称为洛阳得名。1956年成立落阳乡,1969年改为洛阳大队,1984年改为洛阳乡,1988年改为洛阳村公所,2000年实行村级体制改革,村公所(办事处)改村民委员会,洛阳村公所改为洛阳村民委员会至今。隶属贺派乡。落阳村……。 |
芒蚌社区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耿马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0926100004。 |
傣语地名。班:坪;洪;榕树,意为榕树坪。1962年建班洪乡,属红五一公社;1984年复用班洪乡,属班洪区;1988年2月改为班洪村公所,属班洪乡;2000年改为班洪村民委员会。班洪村……。 |
傣语地名。满:地带,坎:金,意为金子地带。1975年驻地由老寨迁到满坎新寨,名称未变。1956年建满坎乡,属勐省镇;1969年成立红旗大队,属九大公社,1984年恢复满坎乡,属勐省区;1988年2月改为满坎办事处,属勐省镇;2000年4月改为满坎村民委员会。满坎村……。 |
佤语地名。系永绕的变音,永:寨子;绕:森林,意为森林中之寨。原驻地永和大寨。1959年建永和乡,属勐永区;1969年设红疆大队,属勐永公社;1971年改名永和大队,属勐永公社;1984年恢复永和乡,属勐永区;1988年2月改设为永和办事处,属勐董镇;2000年改为永和村委会,2003年改为永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永和社区……。 |
1972年由城关大队划分组建,称磨刀河大队,属勐勐公社。1974年驻地搬迁到大荒田。1984年称磨刀河乡,属勐勐区。1991年称大荒田村公所,属勐勐镇;2000年称大荒田村委会至今。大荒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