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占,指峰占观。其附近有一座峰占观,故名。2011年,以场镇及马鞍山村1、3、11村民小组,干柏嘴1、8、9村民小组合并设立峰占社区(阆府函〔2011〕43号)。 峰占社区隶属于阆中市峰占乡,距城 区90公里,东与红瓦店村接壤,南连红瓦店村,西邻玉华庙村,北接马鞍山村,平均海拔 800米。社区有耕地1200亩,总户数345户,总人口734人,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套种经果林和药材。 |
马鞍山:境内一山,形似马鞍,故名。1949年前属双合乡的一部分。 1951年建政为马鞍山村(峰占乡辖)。 1958年为峰占公社管理区。 1962年为马鞍大队。 1967年为东风大队。 1969年为1大队。 1981年为马鞍山大队。 1984年复名马鞍山村。 2020年,马鞍山村(不含2组)和中华观村合并为马鞍山村(阆府函〔2020〕55号)。 马鞍山村隶属于阆中市峰占乡,距阆中市区95公里,北与大垭口村相邻,东与牛王包村交界,南与峰占社区接壤,西与龙泉镇双河社区相接,平均海拔700米。全村有耕地3583.5亩,总户数452户,总人口1440人。 |
从前,有一店铺用红瓦盖成,故名。1949年前属双合乡辖。 1951年为峰占乡红瓦店村。 1958年为峰占人民公社2管理区。 1962年为红瓦大队。 1966年为红光大队。 1970年为2大队。 1980年为红瓦店大队。 1984年为红瓦店村。 2020年,将红瓦店村和干柏嘴村合并为红瓦店村(阆府函〔2020〕55号)。 红瓦店村隶属于阆中市峰占乡,距县城 95公里,北与马鞍山村相邻,东与牛王包村交界,南与鹤峰乡三庙社区、鹤峰乡七里扁村接壤,西与玉华庙村、峰占社区相接,平均海拔720米。全村有耕地4079亩,总户数 631户,总人口1704人。 |
境内有一玉皇庙,又因“皇”与“华”音韵相近,改为玉华庙,故名。1951年为七宝村(隶属峰占乡,1949年前隶属双合乡)。 1958年为峰占公社4管理区。 1962年改成玉华大队。 1967年为英雄大队。 1979年为4大队。 1981年为玉华大队。 1984年更名为玉华庙村。 2020年,将七宝山村和玉华庙村合并为玉华庙村(阆府函〔2020〕55号)。 玉华庙村隶属于阆中市峰占乡,距城 区95公里,北与马鞍山村相邻,东与红瓦店村交界,南与鹤峰乡大树垭村接壤,西与龙泉镇远景村相接,玉华庙村平均海拔650米。全村有耕地2758.7亩,总户数411户,总人口1214人。 |
村内一大的垭口,故名。1951年为大垭村。 1958年为峰占乡7管理区。 1962年为大垭大队。 1966年为跃进大队。 1969年为7大队。 1981年为大垭大队。 1984年为大垭口村。 2020年,将大垭口村和金鸡垭村合并为大垭口村(阆府函〔2020〕55号)。 大垭口村隶属阆中市峰占乡,距阆中市区100公里,东与小运山村接壤,南连龙泉镇双河社区,西邻苍溪县河地镇天灵村,北接苍溪县龙山镇天寨村,平均海拔 650米。全村有耕地2957.1亩,总户数468户,总人口1623人。 |
此处有一小山,小于苍溪县的运山坝,独立于平坝之中,据传是神仙搬运至此,故名。1951年建政为小运村。 1958年为9管理区。 1962年为小运大队。 1966年为继红大队。 1969年为9大队。 1981年为小运山大队。 1984年为小运山村。 2020年,将园宝岭村和小运山村合并为小运山村(阆府函〔2020〕55号)。 小运山村隶属于阆中市峰占乡,距县城 110公里,北与苍溪县龙山镇大志村相邻,东与苍溪县龙山镇荆树村、文柏村交界,南与马鞍山村接壤,西与大垭口村、苍溪县双河乡天寨村相接,小运山村平均海拔680米。全村有耕地4088.4亩,总户数614户,总人口2020人。 |
牛王包:境内有一小山包似牛头,曾在此建一座牛王庙,内宿有大力神牛王泥像,故名。1949年前为牛王包(隶属双合乡)。 1951年为牛王村。 1958年为峰占乡10管理区。 1962年为牛王大队。 1966年为永红大队。 1969年为10大队。 1981年为牛王包大队。 1984年更名为牛王包村。 牛王包村隶属于阆中市峰占乡,距城区90公里,北与苍溪县龙山镇相邻,东与苍溪县安子乡交界,南与红瓦店村接壤,西与小运山村相接,平均海拔670米。全村有耕地2690.3亩。总户数376户,总人口128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