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场景,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 |
十里坪村由卓溪、朱村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6.3平方公里,有人口2562人、823户,党员68名。耕地面积883.8亩,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林业、织布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4.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7元。先后获得绍兴市全面小康示范村、诸暨市级新农村、诸暨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等荣誉。……。 |
石壁湖村位于陈宅镇南部,由石壁脚、新联、理家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478户,1036人,党员49名,面积105平方公里,水田569.31亩,旱地92亩,山林6838亩,全村以个私经济纺织业、机械业、运输业为主。石壁水库环绕左右,由石壁脚、新联、理家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对外交通方便,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自然村之间以联网公路相连,交通便捷。近年来,我村按照“村美、户实、班子强”的要求,确立了“立足工业、改……。 |
以栗树坪、金家山两地名首字组合得名。原属浦江县,1967年划入诸暨。2006年9月,栗树坪与金家山村合并,称栗金村。栗金村由栗树坪、金家山2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6.19平方公里,有人口1551人、532户,党员77名。耕地面积933.9亩,经济结构以山林承包、房屋出租等为主。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8.9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4元。先后获得诸暨市卫生村等荣誉。……。 |
王家井镇沿江新村位于集镇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城关10公里。由大砚石、张家店、大元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庄域面积为1.42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421户,总人口1062人,现分3个村民小组,50名村民代表,3个党小组,69名党员。现有耕地1600亩。2014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235.72万元,人均纯收入25422元。先后获得诸暨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绍兴市文明村”、“诸暨市卫生村”、“绍兴市卫……。 |
金庭镇华堂村位于嵊州市东部,全村2132户,5800多人。公元354年,书圣王羲之游历金庭时,被此处秀丽山水吸引,遂携妻带子归隐金庭。华堂村由此成为书圣后裔最大的聚居地。华堂村地处卧龙山脉、毓秀山和平溪江环抱之中,与溪流、群山构成和谐的空间环境。古村保留了大批明清时期格局与风貌基本完整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村内古建筑群规模较大,类型丰富,包括庙宇、庵堂、祠堂、民宅、牌坊、桥梁、更楼、池塘、水井、水圳……。 |
甘霖镇施家岙村坐落于嵊州市西南面,靠山面水,风景秀丽,是女子越剧的发源地。现有人口1268多人,458户,村庄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864亩。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9696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村逐渐形成了以水稻、茶叶、果园为主的第一产业和旅游、丝织、商贸等为主的二三产业。获得浙江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卫生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农村基层党……。 |
村南有座小昆山,以山名为村名,故名小昆。原属大昆乡,1992年随大昆乡撤乡后并入长乐镇。1949年成立小昆农会;1957年组织小昆高级社;1958年为小昆生产队;1961年建立小昆大队;1981年为小昆村。2019年小昆、白术园、雀桥合并而成。小昆村座落在海拨600多米的高山顶上,全村房屋呈错落有致的高低状态,全村455户农户,1140人口,有高山小上海之称,村里种植高山蔬菜,远销外地.……。 |
西白山村西三村:由原三王堂、里大坑、茶培3个村合并组成。共计462户,1239人口,总区域面积7.56平方公里,村民委员会驻原三王堂村。里大坑村据《戴氏宗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先祖国佐公与兄弟避难徙此,见此清泉活壤,山明水秀,就在大坑边定居,又地处山里,故名里大坑。茶培村据紫竹村《徐氏宗谱》记载,清雍正年间,就有茶培其名。因这里适宜培植叶,并盛产茶叶,故名为茶培。王三堂村据《操氏宗谱》记载,清乾隆……。 |
2007年9月王舍岗、石坑、舜皇山三村合并而称舜皇村。2007年9月由王舍岗、石坑、舜皇山三个村撤并及省级十大名茶之一“舜皇云尖”茶叶而得名。2019年谢家庄并入舜皇村。舜皇村:由原舜皇、谢家庄等2村合并而来。……。 |
原称水竹庵。因村中原有一庵,村西面长满水竹,故名水竹庵。解放后,“庵”改写成“安”,因此变成水竹安。后简称水竹。原属绿溪乡,2001年随绿溪乡撤乡后并入长乐镇。1949年水竹与大岗头合并成水竹农会、上湖单独成立上湖农会;1956年各自组织水竹高级社、大岗头高级社、上湖高级社;1958年水竹与大岗头、西路合并为水竹生产队,上湖单独成立上湖生产队;1961年单独建立水竹大队、大岗头大队、上湖大队;19……。 |
下岩贝村村下是岩山,村居山背之上,故名下岩背,又因“背”与“贝”音近,写成下岩贝。位于穿岩十九峰的背面,左于江从其山脚蜿蜒而过,村前是穿岩十九峰和巍然台头山,村下是茶筛湾峡谷,既是个风景秀丽的美丽村落,也是个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下岩贝村有249户627人,8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耕地、山林等土地总计2300多亩,其中茶园近1000亩,茶树品种主要有乌牛早、龙井43、迎霜、浙农117、鸠坑种、白茶等。家家……。 |
后金山地处新昌县东茗乡西南黄泥坡,离县城大约23公里。因村后山坡形似“金”字,故名后金山。清属丰乐乡,民国28年属东山乡,1950年属穿岩乡,1958年为澄潭公社后金山生产大队,1961年为白岩公社后金山大队,1967年属红星公社改名跃进大队,1980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设村委会,1992年属东茗乡。辖后金山、大爿地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06年后金山村农户413户,人口1028人,2……。 |
后岱山村地处东茗乡南部,是原红星乡政府驻地,村庄总面积275亩,耕地面积1333亩,林地面积5187亩,共有462户,人口1126人,共有党员37人,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36人。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新建的办公大楼和公共用房各1幢,硬化村道9500平方,新建公厕7座,拆除粪坑102只,整治污泥塘2只,清除污泥达3000立方,安装污水处理管道550米;新建垃圾房13座,建设污水处理池1座,……。 |
镜岭村历史悠久,位于省级名胜风景穿岩十九峰景区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三面环山,有山岭至肇圃、竹潭、溪西螺丝山,放眼绿色尽收眼底。风景秀美,边靠澄潭江,自南向北流水似镜。交通方便,有贯通台州、温州的通流商道,天台、东阳、磐安、嵊州等县途径与此。旧时商贸一度极其鼎盛,主街两旁商店林立,尤以烟、茶、丝、术四大特产吸引八方来客,素有“走遍三江-头,不如镜岭小桥头”之称。另外还有一条十八奎岭……。 |
横板桥村位于儒岙镇东南部,儒岙东2千米山脚。村口有二座木板横铺的木桥,故名横板桥。位于104国道边,交通便利。辖横板桥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81户,821人,金、潘二姓居多。存有耕地706亩,茶园248亩,山林1856亩。村边有儒岙中学,村南有天姥寺、古驿道、天姥林场。农业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产茶叶、林木,年人均收入8151元。有工业企业10家,主要生产空心胶丸、机械配件、模子。有天龙胶丸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