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12]
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12]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农领发〔2022〕7号)要求,各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建设工作。经逐级申报、分级审查、省级实地核查抽查,评定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新民社区等203个行政村(涉农社区)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 |
因分别取下辖的寺下村、珂里庄村其中一字,故名。解放前,属大理县五台镇。解放后,1950年属大理县第二区。1953年为寺里乡。1958年为大理市东风公社寺里管理区。1962年为大理县喜洲区寺里小公社,1964年为喜洲公社寺里大队。1969年为寺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1983年为喜洲区寺里乡。1987年为喜洲镇寺里行政村。2000年为寺里村民委员会至今。寺里村……。 |
因此地曾有一口供过往行人饮用的小眼井水,后有数户景颇族来此建寨,以井取名。1958年称和平大队;1959年称和平乡;1966年称为中山乡;1969年改称前哨大队;1971年称中山大队;1984年改为小水井乡;1988年改称小水井村公所;2000年10月改称小水井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小水井村……。 |
“姐东”为傣语音译,“姐”意为城,“东”意为热闹,即热闹的城,故名。1954年建立姐东乡;1959年称为姐东公社(原为姐勒区驻地);1969年改称为姐东大队;1984年复称姐东乡;1988年改称姐东行政村;2000年村改称为姐东村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姐东村……。 |
因地处昔马镇北部与缅甸接壤,担负保卫祖国边疆的任务,得名保边。以保边作村名,村委会驻地箐河寨,故名。1958年属莲山县昔马区;1955年建保边乡;1968年改保边大队;1984年复称保边乡;1988年建保边行政村;2000年10月村改委后称保边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保边村……。 |
“刀弄”为景颇语,“刀弄”由“道拢”音译过来,无确切意思,故名。原属铜壁关建边村管辖,1996年4月省政府批准社那邦镇后,称刀弄办事处;2000年10月村改委为刀弄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刀弄村……。 |
“吕良”为傣语,“吕”为山,“良”为红,意为红山。以该地的山脊为红土壤,故而得名吕良,村委会驻地中寨,故名。1952年前为山官土司辖制设外事处,1956年10月改设吕良乡政府,1957年办帮文化站,1969年改称拥军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2000年改为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吕良村……。 |
“拉勐(lameng)”傣语(音译)。“拉”为田,“勐”为地方。拉勐指田地成片,一马平川的地方,本村以土地平坦宽广而得名,是陇川的鱼米之乡。于1955年成立拉勐乡人民政府,1965年划出6寨,设为曼拉乡,1969年改为拉勐大队,因大部队驻于拉勐村,沿袭大队名。于1984年4月15日经普选改为拉勐乡。于2000年4月23日经村改委改名为拉勐村民委员会。拉勐村……。 |
原属腾越厅河西练,1956年为第三区第七村。1956年11月15日改属梁河县河西区勐武乡。1959年从勐武乡析出设丝瓜坪乡。1972年改大队。1984年恢复乡。1988年改丝瓜坪行政村。2000年改丝瓜坪村民委员会。2020年12月撤销丝光坪村民委员会建平易村民委员会。丝光坪村……。 |
因位于“双贵峰”山脚下。1954-1960年称贵峰大队,1962-1965年称红光公社,1966-1969年称红光大队,1970-1983年称贵峰大队,建址在三元村;1988-2001年称贵峰行政村,2001-2013年称贵峰村民委员会,2013年至今,改名贵峰社区居民委员会。贵峰社区……。 |
2008年属于新民村委会,2012年成立金龙村委会。金龙村……。 |
1950年设翠湖村公所,1952年设翠湖乡政府,1958年设翠湖管理区,1960年设翠湖大队,1961年设翠湖小公社,1968年设翠湖大队,1984年区、乡体制改革时设翠湖乡人民政府,1988年1月改镇为翠湖办事处,2000年改为翠湖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翠湖村……。 |
村庄坐落在凤凰山脚下,远看似凤凰的一只翅羽而得名“凤羽”。1950年设凤羽村公所,1952年设凤羽乡政府,1958年设凤羽管理区,1960年设凤羽大队,1962年设凤羽小公社,1968年设凤羽大队,1984年区、乡体制改革时设凤羽乡人民政府,1988年1月改乡为凤羽村公所,2000年改村公所为凤羽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此名称至今。凤羽村……。 |
摩梭语地名。旧时称“豪拢略”,后演变为“黄腊老“,意为客人每到此地都近天黑,习惯在此留宿故名。1950年至1955年称丙衣行政村,属八翠区。1956年至1957年改称黄腊老乡,属二区,1958年至1962年称黄腊老乡,属红桥公社。1963年至1969年称黄腊老乡,属红桥区,1970年至1984年称红卫大队,属东风公社。1985年至1988年改称黄腊老行政村。2000年后至今称为黄腊老村委会。黄腊老……。 |
因该地是块平地,野生药材较多,故得名。1987年属新营盘乡,称药草坪行政村,2000年至今称药草坪村民委员会。药草坪村……。 |
因本村有股泉水(俗称龙洞)村民用石块把它砌成水井,故名“龙井”。该地名自得名以来一直沿用至今。龙井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