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寨村位于叶邑镇政府东5公里处,紧邻龙旧路,全村辖罗庄、同心寨、小万庄、叶庄4个自然村,共有383户1506人,总面积9千平方米,其中耕地2398亩,党员43名,支部书记毛应科。该村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地块齐整,交通便利。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年种植面积均为1800亩,平均亩产在900斤。村内有刘贵冢墓,原村址为叶县境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圆形土寨,面积0.5平方千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村共有小学1处,村卫生室一个,执业医生3人。 |
梅湾村位于乡政府西北,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1个自然村,共有246户976人,地域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1亩,人均耕地1.3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党员26人,支部书记程学奇。目前,村内有卫生室一所,执业医生1人。
梅湾村,千年古村,位于今叶县叶邑镇与夏李乡交界处,澧河在这里冲刷出两道湾将它包裹着,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沃土与清流。这里有古“叶邑八景”之一的“梅湾新月”,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誉为风水宝地。 那一年,梅尧臣任叶县县宰,初次在当地人带领下观赏新月时,就爱上了这里。从此,他开始在此定居生活,并手植一大片梅林,因为那雪中傲放的梅总能让他精神振奋,诗兴大发。在这里,梅尧臣不改本色,他积极劝农、劝学,深入民间体察民生疾苦,深思熟虑制定济民良方,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那如梅般坚贞纯洁的志向——辅贤君以惠生民。
明清两代叶县县志记载,为纪念梅尧臣的德行高义,澧河两湾包裹之处正式改名为梅湾村,而梅尧臣也长眠于此。 |
收金店村北临邮亭村,东临赵庄村,西是澧河,南是澧河坡,距离叶邑镇政府驻地3千米。全村共有218户923人,辖4个村 民组、1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50亩,人均耕地1.15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养殖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党员21人。支部书记王小三(叶邑镇政府管理区长)
目前,村内有卫生室一所,执业医生1人。 |
西王庄村辖各庄村、闫庄村、王庄村、华庄村四个自然村,五个村民组,位于叶邑镇政府西部5千米。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4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710亩,人均耕地1.71亩。该村属重点村,村内主要产业有光伏电站、羽毛饰品加工(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村共有247户,982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5人,党员27人,支部书记华现昌。目前,村内有卫生室一所,执业医生1人。 |
东毛庄村,位于叶邑镇政府正南5公里。全村共有399户1709人,辖7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3.0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249亩,人均耕地2.1亩,有燕山水库移民迁于此村。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养殖。村两委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33人,该村支部书记白小丽。
该村紧邻G234国道,以种植业为主,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有绿化树培育园基地,2022年成功创建三星支部。目前,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所,执业医生2人。 |
蔡庄位于叶邑镇东北7公里处,有二个自然村,欧阳村,丁庄村,共有8个生产小组。本村共385户1650人,党员34人,村支部书记张支援。该村总面积2.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为2560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9年以来,蔡庄村纳入了叶邑镇人居环境示范带,先后投入近800万元,对村内道路、坑塘、游园进行了整治,多次接受县人居环境观摩,属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2022年该村创建为二星支部。
目前,村内有小学教学点一处,一所卫生室,执业医生3人。 |
连湾村距镇政府驻地常庄村1千米。全村共有256户1020人,辖3个村民组、1个自然村,总面积1,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25亩,人均耕地0.79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5人,党员22人,支部书记张廷秀。村内现有石磨面粉厂一家,投资70余万元新建服装加工厂一座,村集体流转土地92亩,种植高效农作物。
2022年创建二星支部。目前,村内有卫生室二所,执业医生3人。 |
老鸦村位于叶邑镇政府西北5千米,辖4个自然村,即老鸦、王英、张哲庄、移民新村,共有14个村民组。总人口664户2703人,党员65人,属革命老区村,总面积4800亩,耕地面积4050亩,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以林木种植为主。该村支部书记兰贯许,第一书记派驻单位市中院。
2022年老鸦张村荣获河南省特色旅游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 |
大乔村位于镇政府13公里,属重点村。全村共331户1366人,党员34人,总面积为2.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474亩,本村以小麦、玉米为主。目前,该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内有光伏电站,村集体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弗瑞曼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同时,该村有制床厂、豆腐厂。2022年该村发展种植黑皮冬瓜30亩,已创建为四星支部。该村支部书记鲍黎明,第一书记派驻单位为市人防办。 |
南水城村位于乡政府东南7公里处,全村共有275户997人,辖5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2.2亩。村主要产业是农业种植。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9人,党员24人,支部书记刘建强。南水城村人均耕地较多,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
南水城村据史料记载为叶公水利工程东陂遗址处,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2022年成功创建二星支部。目前,村内有卫生室一所,执业医生1人。 |
吴圪垱澧河三面环绕,距叶邑镇政府西北8千米。人口193户830人,党员26人,支部书记吴石头。该村耕地面积980亩,澧河水从村西南东流过,境内长2公里。以玉米、小麦、豆类为主,以猪、羊、鸡、鸭为主。2022年成功创建二星支部。目前,村内有卫生室一所,执业医生1人。 |
南村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叶邑,秦汉称之昆阳,东汉汉明帝废昆阳改为叶县,到元朝志元二年把叶县(县城)北移30里为治水邑,老县改俗名旧县。现在改名为叶邑镇。因该村在原旧县街十字路口以南,故名南村。该村东连止张村,南接杜庄村,西南和夏庄接界。正西与孟庄相连。北与中村相连。在南村除街道东西前街、东西后街外,还有寨外、柳树湾、王台庄、东菜园等区域。
全村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共有503户2067人,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37人,支部书记张领。该村总面积2400亩,其中耕地面积2260亩,人均耕地1亩,水面面积50余亩。境内有烧车河从西南往东北贯串全境,全长2500千米。境内有古桥、千年石板路等历史古迹。全村以夏小麦、秋玉米粮食和秋月梨等林果为主,该村的兴龙寺位于该村东南隅,是叶县佛教圣地的一颗名珠,她始建于大唐,香火旺盛。 |
高道士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297户1295人,辖4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7亩,人均耕地1.2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村两委班子健全,共有5人,党员34人,支部书记常国芹。
该区域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村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辅以养殖、运输、商业和服务业。2022年创建二星支部。目前,村内有卫生所二个,床位10张,执业医生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