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堰”指旧时地标“肖家堰”,肖姓人家在此居住,附近有一口大堰,现已不存。 |
“花庄”为辖区一居民点,传为旧时一位花姓将军埋骨之地。,“居民委员会”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斑竹坪”,早期平地上有大片竹林。 |
“四垭”指四个位于山垭上的村子。 |
“柏树岗”,早期岗上的大柏树很是抢眼,居民点故而得名。 |
据《南漳县地名志》记载:有溪涧,小河均向西流出山坪。相传很久以前村中有孟姓后生在县衙门任职讼师,生性正直,一官司中,孟讼师法、理、情当场胜出,但被告都提出:“你若能让河水倒流我就认输。”孟讼师应下,随即叫了辆马车,请了数人同行作证,来到家乡的河边,见河水西流,被告也只好低头认罪服输,从此就有了“西流坪”。 |
相传楚秦襄王在位时,屈原投江之后,屈姓族人怕被株连,便带着族人们从秭归一路跋涉到了现在的肖堰,因族中首领屈应阳德高望重,深受爱戴,便成了这一脉的始祖,后将此地改名为“屈阳岗”,后演变为“曲阳岗”。 |
“西泉庙”辖区内一居民点,因早年村的西边有一小庙,庙的西边有一小泉眼而得名。 |
“高坪村”,早年高姓在此聚居,居住在坪地得名。 |
“青龙湾”指辖区内一重要居民点“青龙寨”,此山中树木常年青葱茂盛,远远望去好似一条青龙,又因山中曾建有石寨而得名,村委会地处于青龙寨山下。 |
“观音岩”,早年此地山岩洞发现了一座一人形石菩萨,后来建了一座有名的观音庙。 |
“幸家坪”是居民点名,因居民聚居在山湾旁的平地上且住户多为幸姓而得名。 |
“峰山”,因其地处一山峰下而得名。 |
“大坪”名,因此地为形成时间较早的山坪而得名。 |
“龙坑”是辖区内一居民点,早年有一女子,出嫁后婆母经常欺凌她,一日婆母打骂,她跑到后山痛哭,青龙帮助她发洪水将自家吞没,村口的荒地出现一深坑,故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