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太平天国时,有将领丁太阳率军在此扎营六年之久,屡败清军,立下赫赫战功,人民为纪念丁太阳的称此地为丁官营。后九江市拆城筑路更名为丁官路。位于丁官路附近的一个居民基层群众性社会组织,故名。 |
20世纪90年代初,填塞龙开河而建成龙开河路,意为位于龙开河路旁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湓浦路原为湓浦港、可泊舟楫,发源于瑞昌清盆、通龙开河,以此命名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意为半月亭旁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
1949年前为傍甘棠湖一污水埂滩,1951年填滩筑路建房而成文化闹市区,社区居委会以此地名而名,故名。 |
据同治11年德化县志记载,公元前1071年,湖南道州人北宋哲学家周濂溪任知南康军,因爱庐山之胜筑室并设书堂于莲花峰的溪水上,取湖南故屋濂溪名,后人称濂溪先生,为纪念北宋周濂溪曾在此设学堂,故取濂溪为社区名。 |
梅绽坡,因旧时坡地上有数株腊梅而得名,位于梅绽坡的一个居民基层群众性社会组织,故名。 |
龙开河路是以前的龙开河填起来的,龙开河路又叫九龙街,整个辖区的整体形状像条河流,以此命名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