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宁都县各乡镇地名由来[2]

宁都县各乡镇地名由来[2]

  《宏农杨氏七修族谱》记载;杨贞淑于清康熙年间从宁都县城北迁到此地,原名沙洲坝。后有周姓迁此建圩场,至乾隆年间已有店铺72家,成为较繁荣的集市。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各行各业相约聚会唱戏半月,同庆老官神生日,故名会同。 [详细]
  《三评事宋太府君墓碑》载:宋梅衡于唐开元年间从河南开封徒此,在清游小河边垦田建村,取名湛田。 [详细]
  《城西安定胡氏七修族谱》载;胡水惠宋初从宁都县城迁徙此地,建屋场于河畔坝地中,时称老溪坝。明朝初期,因地势低洼,常遭到水淹,房屋迁至河东南岸山脚,以安乐康福之意得名安福。 [详细]
  处在凌云山之东,溪流纵横,水网密布,地势低洼潮湿,原名东潮,后雅称东韶。 [详细]
  《兰陵肖氏九修族谱》载:肖继龙于北宋天圣年间从乐安山湾徒此垦田建村,后辟建肖田圩而得名。 [详细]
  《豫章罗氏十一修族谱》载:罗宣机于北宋熙宁年间从东山坝大布徒此建村,原名龙门村。因一面靠巍峨耸立的朝山,三面小河环绕,呈钓钩状,故名钓峰,亦称雕峰。 [详细]
  《宁兴雩永冯氏初修族谱》载:冯天明正德年间从福建邵武徒此。因沟壑深长,溪水湍急,旧称大沽溪而得名。 [详细]
  因唐朝中期蔡姓建村于溪水旁而得名。 [详细]
  西晋设置,寓安宁之意。 [详细]
  《宁都潘氏重修族谱》载:潘四朗于南宋绍定年间从永丰县徒此建村。因地势平坦开阔,沿琴江河畔农田常遭水患,故筑有长堤,得名长塍。至南宋末期,林茂粮丰,人丁兴旺,水路交通方便,逐辟建圩场,雅称为长胜。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