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期为螺田乡,1956年为螺田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螺田大队,属螺田公社,后改螺田乡螺田镇,1984年螺田大队改称螺田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螺田、蛟塘、乌石坑、小江上、新屋内、大坵湾、王陂头、上坑、下山、刘家、鄢家、下朱坑、南帐13个自然村。 2003年成立螺田社区居民委员会,同年9月根据吉水县府办抄字[2003]145号文撤销螺田村委会并入螺田社区居民委员会。 自命名以来,沿用至今。 |
2016年12月28日由吉水县政府设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螺田乡,成立初属螺田乡;1956年由龙溪初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龙溪大队,属螺田公社,1984年撤大队改称龙溪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自命名以来,沿用至今。 |
1949年属螺田乡,1956年由何坑、田心、坳上、何源山初级社转为梓越高级社,1958年成立梓越大队,属螺田公社。 1984年撤梓越大队改称梓越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自命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
1949年属螺田乡;成立初属亿田乡;1956年由城陂初级社转为城陂高级社;1958年成立城陂大队,属螺田公社;1984年撤城陂大队改称城陂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
1949年前属螺田乡,1956年由公陂,太原,亿田初级社转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亿田大队,属螺田公社。 1984年撤大队改称亿田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均属螺田乡,1958年成立山陂大队,属螺田公社。 1984年撤山陂大队、螺田大队改称山陂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自命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螺田乡,成立后属冠山乡,1956年由连坑初级社转为高级社。 1958年成立连坑大队,属冠山公社,1959年划入螺田公社。 1984年撤大队改称连坑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自命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
1949年属连坑乡,1956年由枫树陂、连坑、孝元、南塘四个初级社辖为枫树陂高级社,1958年成立枫树陂大队,属冠山公社,1959年划入螺田公社,1984年撤大队改称枫树陂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
1949年前属螺田乡,1956年由恭溪初级化专为恭溪高级化,1958年成立恭溪大队,属螺田公社。 1961年划入连坑公社,1965年划入螺田公社,1984年撤大队改恭溪村民称委员会,属螺田镇。 自命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属螺田乡,1956年由水口初级化公社转为高级公社,1958年成立水口大队,1982年改名沙吊大队,1984年撤大队改称沙吊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自命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了水口大队,属螺田公社,1961年划入连坑公社,1968年划入螺田公社,1972年改成老山大队,1984年撤大队改称老山村民委员会。 自命名以来,沿用至今。 |
1949年属螺田乡,1956年由梅南、村前、洪塘、大安四个初级化转为梅南高级化,1958年成立梅南大队,属螺田公社,1959年归新和公社,1984年撤大队改称梅南村民委员会,2002年属螺田乡,寨下村委2003年并入梅南村民委员会,自命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
1949年属螺田乡;1956年成立增田、仕坑、梨坑、王坑坳四个初级社转为新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新建大队属螺田公社;1959年划归新和公社;1960年复归螺田公社;下半年划入新和公社;1968年复归螺田公社;1972年划新和公社。 1984年撤大队改称新建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2000年新和乡和螺田乡合并为螺田镇,2003年茭坑村民委员会并入。 |
1949年属八社乡,1958年成立新和大队,属螺田公社,1959年属新和公社,1984年撤大队改称新和村民委员会,属螺田镇。 自命名以来,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