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六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六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石板,传清康熙元年(1662)由宾阳县古辣人迁建,因村地平坦,像一块四方石板,故名。[详细]
化龙原名那蒙。那蒙,壮语Nazmungz,“那naz”指田,“蒙mungz”指芋茎和叶,指芋头田。因建村时村边有块长有野生芋的田,故名。[详细]
传明嘉靖十年(1531年)李姓人从永淳县迁建,因村地树木、水塘多得名,故名。[详细]
1959年合设佛渡乡,取佛子、那渡村各一字得名,故名。[详细]
红花原名榃社。明宗祯十四年(1641年)黄姓人从宾阳武陵迁建,因处榃冷下得名。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后因村中长的漂亮,而改称红花村。[详细]
“利垌”原名离垌,1923年由良见村人迁建,因与良见村只隔离一个田垌,故名。1924年取吉利之意改名利垌。[详细]
取那传、上帽、下帽各一字得名[详细]
“陇西”村名,村庄在山谷的西边而得名。指由排草、大垌、滕村、新村4个自然村组建而成,因山峦起伏走向西南,地势座发胜人,故名陇西村。[详细]
“亭茶”村名,传明嘉靖十年(1531)杨姓人从陶圩学斗村迁建,因有人在路旁榕树下建竹亭卖茶,故名。[详细]
“泗英”村名,指1915年由榃西、王垌、栗村、红泥4村合办盘鼓小学,后改称泗英小学,寓意“四村出英才”。以校名取村名。[详细]
“良村”村名,原名梁村。明嘉靖元年(1522年)梁姓人从峦城东门迁建,先命梁村后改良村,故名。[详细]
张村,传明万历七年(1579年)张姓人从陶圩禾稿村迁建,故名。[详细]
“高沙”村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黄姓人从山东白鹤县宝鸭塘迁建,因建在地势较高的滩岸上,故名。[详细]
传明洪武十四年(1381)苏姓人从山东白鹤县迁建,因村江两岸盛长竹林,初名竹木村。1949年与换塘村合村,各取一字得名,故名。[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