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为窈口区新华乡小樟村,1956年为湖源乡新一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新一管理区,1961年为新一大队,1984年3月为湖源乡新一村。 |
解放前,以塔坞、厅基、杨家坞、后潘坞、麦畈五个自然村各自为名,归栖鹤乡管辖,1950年为窈口区石马乡杨家村(杨家坞、后潘村、厅基、湖田山脚、塔坞、麦畈、上刘家),1956年为湖源乡杨家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杨家管理区,1961年为湖源公社杨家大队、塔坞大队、厅基大队、后潘坞大队、麦畈大队,1981年11月属窈口公社,同年12月杨家大队更名为杨家坞大队,1984年3月为窈口乡杨家坞大队、塔坞大队、厅基大队、后潘坞大队、麦畈大队,2001年9月属湖源乡。 2007年12月由杨家坞村、塔坞村、厅基村、后潘坞村、麦畈村合并而成。 |
据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富阳县志记载,窈口在清末属栖鹤乡。 1949年解放后属石马乡,1950年为窈口区石马乡窈口村(窈口、百庄、南塘),1956年为湖源乡窈口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窈口管理区,1961年为湖源公社窈口大队、百庄大队,1964年百庄大队并入窈口大队,1981年4月,百庄大队从窈口大队析出,同年11月属窈口公社,1984年3月为窈口乡窈口村、百庄村。 1993年后归属湖源乡,2007年12月行政村规模调整时重新合并为窈口村沿用至今。 |
解放前隶属窈口区,以汤家、回龙、石塔头、南康各自命名1950年为窈口区石马乡石龙村(石塔头、南同、石龙、汤家、南塘),1956年为湖源乡石龙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石龙管理区,1961年为湖源公社南坑大队、石龙大队(石塔头、回龙)、汤家大队,1981年属窈口公社,1984年3月为窈口乡南坑村、石龙村、汤家村,1995年1月回龙从石龙村析出建立回龙村,2001年8月属湖源乡。 2007年12月由南坑村、石龙村、回龙村、汤家村合并而成。 |
1950年原属石马乡上臧公社,1956年更名为湖源乡上臧高级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上臧大队。 1961年为湖源公社路西大队和湖源公社路东大队,1961年为窈口公社路东路西大队,1984年为窈口乡路东、路西村委会,直至2007年行政村调整,两村合并为上臧村。 |
1950年为李家村,1956年为新二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建新二管理区(属湖源公社),1961年为新二大队,1984年为村委会,即新二村村委会。 2007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二村和钟塔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成为新二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
1950年为窈口区新华乡颜家村(颜家村、山毛坞口、江家村、大厦、五云岭脚、冠形)、坑口村(坑口),1956年为湖源乡新三高级农业社、坑口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新三管理区、坑口管理区,1961年为湖源公社新三大队、坑口大队,1984年3月为湖源乡新三村、坑口村。 |
1950年为窈口区棲鹤乡梅洲村(中溪、下溪、梅洲、高田坎、张良坞、戴家、万春寺、王家、寺口),1956年为湖源乡双喜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双喜管理区,1961年为湖源公社梅洲大队、寺口大队、中溪大队、下溪大队,1984年3月为湖源乡梅洲村、寺口村、中溪村、下溪村。 |
1950年为窈口区下干乡楼村、下南坞村,1956年为湖源乡新绿高级农业社、幸福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新绿管理区、幸福管理区。 1958年建大队时适逢大搞绿化而得名,本次行政村调整系村委会驻地而延用。 1961年为湖源公社新绿大队、下干大队、费家大队、幸福大队,1964年费家大队、幸福大队合并为下南坞大队,1984年3月为湖源乡新绿村、下干村、下南坞村。 2007年行政村合并后由新绿村村委、下南坞村委、下干村委合并而成,统称为新绿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 |
1950年属窈口区下干乡罗坞村(罗坞、闻家园、梨树湾口、洪家、格栅坞、罗坞头)、上南坞村(上南坞),1956年为湖源乡常绿高级农业社、青春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湖源公社常绿大队、青春大队,1961年青春大队更名为上南坞大队,1984年3月为湖源乡常绿村、上南坞村。 2007年12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常绿村和上南坞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取名“常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