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建省2025-2027年度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3]

福建省2025-2027年度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3]

  福建省2025-2027年度省级现代竹业重点县
  闽清县,简称“梅”,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中下游,总面积1494平方千米,[26]下辖11个镇和5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5月21日零时,闽清县常住人口为256181人。闽清县农业富有特色,是全省重点油茶县和南方杂果基地,盛产橄榄、李果、柑桔、蜜柚和无核柿“五大名果”,橄榄、糟菜、粉干“闽清三宝”闻名遐迩。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宋年间,12平方千米的东桥义由古窑……。
  古田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东北方,东连宁德、罗源,西接南平、建瓯,南临闽清、闽侯,北枕屏南。全县境域面积2385平方公里,辖8镇、4乡、2街道办事处、12个居委会、275个村委会。全县人口42.8万,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尚有畲、壮、苗、回、彝、满、朝鲜、蒙古、高山、布依等少数民族,其中畲族居多,有近万人。古田县境曾因盛产青玉,别称玉田。历史上以产铁、铸锅、造曲、制茶闻名,因朱熹流寓而被称为“先贤过化……。
   屏南县,所属福建省宁德市辖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与古田县,建瓯市,宁德市,周宁县,政和县相邻,全景面积1491平方公里,辖区4镇7乡151个村委会以及七个城区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约19万,屏南又是福建省既定的26个重点侨乡之一,海外各国包括港澳台约有8万华人华侨,其中以旅居马来西亚的为主(占90%)。屏南是鸳鸯的故乡,屏山毓秀,汾水钟灵,奇山秀水孕育出绿色景区,境内名闻遐迩的鸳鸯溪是我国风景名……。
   周宁,即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山区,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宁德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土地总面积1046平方公里。小(古镇)浦(城)公路横贯县境,是闽东通往闽北的咽喉。周宁县旧称“周墩”。周宁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峰峦起伏、山陡谷深、溪谷错综,最高峰龙冈头海拔1506米,最低点街头亭海拔65米,千米以上的高峰282座,县城海拔880米,居全省之首。境内主要溪流……。
  寿宁地处闽浙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明景泰六年(1455)置县,县域面积1433平方公里,辖8镇6乡,205个村(社区),人口28万,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访贫问苦、指导发展,留下了“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四下基层”等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依然十分牵挂;2019年8月4日总书记百忙之中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为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注……。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北岸。全县陆地面积171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3个街道,293个行政村、27个社区。县情主要特点:历史悠久。三国时期曾是东吴的造船基地,史上称“温麻船屯”。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设温麻县;清雍正年间升为福宁府,民国二年废府留县,距今已有1738年的建县历史。地灵人杰、人文荟萃,相继涌现沩仰宗始祖灵祐、易学宗师黄寿祺以及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游寿等一批历史文……。
  西越河,自明朝建村,东临陡河,西临205国道,北靠荷花坑市场,耕地面积300亩,是一个传统的蔬菜专业村。近年来,西越河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胆创新,真抓实干,投资1.2亿进行村址改造,面积120亩,户籍人口1098人,流动人口24人,党员人数54人,两委班子人数5人。 ……。
  南刘屯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女织寨乡境内,南刘屯村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料,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南刘屯村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在南刘屯村新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面积720亩,户籍3800人,流动人口400人,党员人数175人。两委班子人数9人。 ……。
  宋家营一村位于小集镇政府东0.5公里。东距大韩庄0.5公里,西距宋家营2公里,南距东刘庄1公里,北距东王庄0公里。共有301户,人口1076人,耕地91.9亩。 ……。
  长凝村位于长凝镇政府所在地,东侧青平乐公路,南侧蓝海公路,西至夏庄村,北至晏各庄村,村址面积南北长2.5公里,全村350户,总人口1001.耕地面积780亩,党员41人,两委班了5人。据传,早在汉朝时期,这里就是滦南沿海地区通往东北的必经之路,当时称为“茶马古道”。往东10来公里就是滦河水系,因为管理不力,滦河经常决口,一到夏天雨季,洪水经常泛滥,道路难于行走,地里的庄稼作物、村庄房屋,也常常遭到……。
  东黄坨村简介东黄坨村,320户,1178人,耕地面积3953亩,主要种植水稻,2010年底人均收入7020元。棚菜种植、路边经济为该村主导产业。棚菜种植一直是该村主要收入,目前该村有棚菜120个,主要为冷棚,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常年为天津、唐山等各大超市供货。东黄坨卫生院、东黄坨信用社、东黄坨农业服务站、加油站等服务部门坐落该村,也直接带动了该村副业、商业的发展。主要街道有包括商店、饭店和沙石……。
  相传唐初大将张士贵曾在此镇守,并修筑城池,当时名为汉马营。据《迁安县志》记载,金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曾在此置滦阳县。女真族称汉族为汉儿。当时此地多为汉人居住,故在此设立汉儿司和汉儿行宫都部署等办事机构,这些办事机构统称为汉儿馆。金朝灭亡之后,改名为汉儿庄。明代在此设车营,万历十年改设步兵,因此又叫汉儿庄营。清代灭亡,此地无兵驻守,又改为汉儿庄。汉儿庄村……。
  唐代建村,因有白冶山而名白冶庄。元代,此地即有冶铁场,明正统三年(1438年),正式定名为铁冶场。后简称铁场,写成铁厂。铁厂村……。
  潘家峪村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08106209。
  庄据《滦南县地名志》载:明朝水乐初年,戴姓等由山西山后陆州迁至此地,命村名为戴家庄,简称戴庄。后因潘家越过越兴旺,故改称为潘家戴庄。潘家戴庄村日寇侵华期间,于1942年12月5日在这里制造了千人坑大惨案。用枪击、棍打、刀刺、火烧、活埋等残忍手段杀害了无辜村民1280名,并烧毁房屋764间。这是冀东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流血事件之一。现在惨案遗址建有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