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朝属归善县上下淮都。 清代同治年间,属碧甲巡检司(驻淡水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澳头属第二区,后属第八区。 1949~1950年,属惠阳县第三区。 1951年,属第八区。 1957年12月~1958年11月,更名澳头镇和澳万乡。 1958年12月~1963年2月,行政区域更名为澳头公社。 1963年3月~1969年12月,更名为澳万公社。 1970年3月~1983年11月,更名为澳头公社。 1984年初,废社设区,同年冬撤区建镇。 1992年4月,撤镇设办事处。 2008年1月31日,更名为澳头街道办事处。 |
据有关史书记载,距今500年前,霞涌已有人定居,称霞涌圩,即今老圩。 由于大量海沙淤塞,港口不断向外推移。 民国时期,为适应渔货集散需要,才逐步迁至现在的圩场。 1949年,解放后属惠阳县第8区。 1956年,属澳头公社。 1961年,从澳头公社分出霞涌公社。 1963年又合为澳头公社。 1979年,再度分出,为霞涌公社。 1984年,更名霞涌区。 1987年,改区为镇。 1991年,从惠阳县划入大亚湾规划区。 1993年5月,更名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霞涌办事处。 |
1992年3月,设“中共惠州市大亚湾规划区西区委员会”和“惠州市大亚湾规划区西区办事处”1993年更名为“中共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委员会”和“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办事处”。 2008年更名为“中共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街道工作委员会”和“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