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3年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2]

2023年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2]

  根据《浙江省林业局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遴选命名活动的通知》、《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遴选命名管理办法》文件要求,经申报单位自愿申报,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和文化和旅游局审核推荐,省林业局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生态文化协会组织专家评审,现将2023年度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拟命名名单予以公示。
  夏东村位于德清县东南面,村委办公室座落于原高桥集镇,距镇区3公里,离申嘉湖杭高速新市出口1公里,徐新公路横贯东西,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全村地域面积5.5平方公里(包括高桥集镇)。下设33个村民小组和一个集镇居住点,总人口4021人,其中劳动力2147名。全村耕地总面积3631亩,桑地1139亩,鱼塘511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截止2013年底,共有党员83名,其中女党员……。
  该自然镇㡽宋时称上田村。南宋时著名史学家李心传从四川迁来,定居现太平桥发展成村,后河道淤塞,村民逐渐移居上田村,因李姓居多,故名。李家巷行政村辖区1950年属李家巷乡第二、十、十一村,1956年分建高潮、高峰、金星三初级社,1957年合办十一高级社,1958年与老虎洞,青草坞,沈湾三地合并,组建李家巷大队,时属李家巷公社,1961年区划调整分出三大队,独建李家巷大队。1983年改为李……。
  周吴岕村坐落于林城镇北端,东临雉城镇,西毗泗安长潮岕,北与“十里古银杏长廊”八都岕隔山相望,村庄呈线状依山傍溪而筑。 人口与面积:全村总人口1954人,农户617户,下辖11个自然村,18个承包组。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21669亩,水田644亩,旱地532亩,水塘38亩。 交通状况:周吴岕村距长兴县城20公里,距申苏浙皖高速、318国道6公里,由林八公……。
  村东依覆卮山的龙须岩,因地形如荷叶不易积水,村民希望“水澄如镜,冬夏不涸”,故取名东澄村。1955年成立东山初级社;1956年为东山高级社;1958年为东山生产队;1981年4月更名为东澄大队;1983年改为东澄村;2019年与平山、梁宅、丁山合并组建东澄村,沿用至今。东澄村……。
  绍兴县夏履镇莲东村地处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的夏履镇西南部,地理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全村农户413户,人口1263人,山林面积5227亩,耕地211亩。2012年村级经常性收入34.29万元,可支配收入84.8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659元。全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已获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绍兴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绍兴县五星级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推荐理由:莲东村是……。
  由后坂、莲花心2个行政村合并设立新的村名,故名莲坂新村。2019年由原双彩乡后坂、莲花心村合并设立。2019年起属回山镇。莲坂新村……。
  因村坐落在山坞里,以前梨树较多,故名梨坞底。为书写方便改为里坞底,后由本村革命志士寿松涛提议,把里坞底建设成美丽的山坞,改名丽坞底。2004年10月,丽坞、丽坞底两村合并为丽坞底村。丽坞底村……。
  下吴村情简介一、【下吴村概况】下吴村驻地下吴村,东靠含香村,南邻东阳江,西邻下溪村,东靠前溪边。聚落处义乌江北岸,芗溪之东的冲积平原上,呈块状分布。共309户,人口708人,耕地面积有646亩,有16个村民小组,党员28名。村里民风淳朴,在外工作人员较多。有古建筑多幢,古井一口。村里主要种植苗木、葡萄等经济作物。村里来料加工人员也较多。二、【下吴村大事记】年份事件2006年村庄整治2007年电网改……。
  芝堰村 Zhi yan cun 位于镇政府驻地以北8000米。村民委员会驻芝堰而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7.47平方公里,耕地575亩,山地10534亩,水面100亩。辖芝堰、花墩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79户,1542人。以种水稻为主,兼种茶叶、茭白、西瓜。以冷水茭白为特色产品闻名。村中九堂一街为明清筑群,市级文保单位。芝堰 Zhiyan 村民委员会驻地。村前有一条芝堰,宋时曾筑有堰,村以……。
  1958年为潘宅管理区七村生产队,以解放初编为第七行政村得名。清季属嘉兴乡十五都,解放前属炉峰乡,解放初属潘宅乡。合作化时建立南山高级社,1958年为潘宅管理区七村生产队,以解放初编为第七行政村得名。1961年为潘宅公社七村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村。1993年为潘宅镇七村。2002年为浦南街道七村。浦南街道七村行政村,位于浦江县城东南的最南山脚下(炉峰山下),风景秀丽,村北是县徐地畈水果开……。
  清时属龙祈乡七都,民国时属苏溪乡,1950年为苏溪乡杜村农会,1955年合并为杜村高级社,1958年立塘大队管理区杜村生产队,1961年成立苏溪人民公社杜村大队,1983年为苏溪乡杜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苏溪镇杜村村民委员会。杜村村……。
  原为江家大队,因重名于1983年更名为江源。明清时期属博望乡华棠里十二都水字庄。民国廿九年(1940)属绣溪乡14、15保。民国三十六年(1947)为13、14保。1950年属辉埠区何家乡江家村。1956年与樊家、源口、煤山、金家、璩家、璞石等村合建五星高级社,1959年析置樊家生产队,属何家管理区。1961年改称樊家大队,属何家公社,同年4月析为江家大队,1983年更名称江源村委会。江源村距离县……。
  泽随村是行政中心村,拥有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32个,总户数956户,人口3047人,党员115人。村级两委班子9人,村级班子战斗力强。全村共有劳动力1625人,以纯农为主的635人,从事非农产业的120人,外出(出乡镇)务工经商为主的750人,从事其它产业的120人,至少接受一次培训的劳动力有380人。每年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主要来源资源经济、物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村集体支出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补贴和……。
  地处广渡溪边,该溪古名广州,村初名广州,后因群众生产生活经常渡河而改今名。解放初为广渡乡二、三、四村,1956年为王村乡广星农业社,1958年为王村管理区广星生产队,1961年为王村公社广渡大队,1983年底改为王村乡广渡村民委员会。2007年村调整,由广渡,柴家下村,大爿地三村合并为广渡村。峡口镇广渡村位于峡口镇西南面,由原广渡、柴家、大爿地三个村合并而成。现有34个村民小组,共有870户,29……。
  中山村地处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中部,东至合兴天竺水库、南至几宝岭、西至海军发电厂、北至小水浪,背靠“佛顶山”、面朝“千步金沙”,面积约占全山的五分之二。本区域内主要有法雨寺、梵音洞、大乘庵、千步沙、望海亭等景点。截止2016年4月,总人口650人、282户,60周岁以上老年人191人,党员33人,残疾人26人,五保户1人,低保户1户2人,低保边缘户2户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