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叶县田庄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叶县田庄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田庄村位于东经113°21',北纬33°34'。北邻康台村,东连柏树李村,南接后党村,西与马庄乡大陈庄村毗邻,距县城6千米,为田庄乡政府驻地。全村共有400户1565人,辖6个村民组,地域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养殖。以党支部为核心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村三委”干部共有7人,党员63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乡政府王金明,帮扶单位是县住建局,驻村第一书记是叶县住建局张家俊,支部书记是田广明。乡中心大道从村中经过,2017年街道改建为柏油路面,2008年平顶山供电公司110kv田庄变电站建在本村,新农村2013年于村东完工,大街小巷均已硬化,户户通水泥路,街中泥河整修护坡并绿化,两旁绿树成荫,2016年争取投资1300万元的“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017年5月完工。该项目包含绿地广场3个,公厕3座,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中转站1座,道路硬化4000多米,有排水沟,污水管道,花池、路灯等。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8 户15 人,监测户5户13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张申庄村位于东经113°19',北纬33°35'。东临马庄乡李庄村、南临道庄村、西临黄营村、北临灰河,距县城4千米,距田庄乡政府5千米。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全村人口2083人,其中男性1051人,女性1030人,全村共有党员77人。 总面积2.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677亩,人均0.8亩,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村东500米有许南大道、县级邰黄线从村南经过,南通东李新社区。村内街道全部硬化,美化,亮化。村小溪西侧建红顶黄墙别墅小区,与旧村升级改造融为一体,干净整洁,错落有致。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 7人,党员85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郭俊生,帮扶单位为教体局,支部书记是李留栓,驻村第一书记是郑晨阳。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发展思路清,工作战斗力强,素质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村内有建有盐厂采卤站1个,纸箱厂、编织袋厂各一家。2015年7月该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疏通村内河道650余米,沿河两岸栽植绿化树130余棵,新建绿化花池190余个,总面积6500余平方。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16户46人,监测户9户32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道庄村位于东经113°18',北纬33°35'。道庄位于邵黄线以南。北与张申庄接壤、东与东李村隔沟相望、南接尤潦村、西与西孙庄村相连,距县城5千米。为省级贫困村,道庄村为2014年脱贫村,全村共有275户1127人,辖4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0亩,人均耕地1.35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养殖。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40人,目前牛浩军负责村内事务管理,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高浩峰,帮扶单位为叶县教体局,驻村第一书记是王耀军,驻村工作队队员是王效尊、窦亚军、张高。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2017年村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交通便利,2017年投资200万元建设装机容量200千瓦的光伏电站一座。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23户72人,监测户8户26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牛庄村位于东经113°17',北纬33°35'。北邻黄营村、东连西孙庄村、南接关庄村、西与任店镇辉岭营毗邻,距县城6千米。全村共有234户913人,辖4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亩,人均耕地1.2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养殖;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5人,党员41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李红伟,支部书记是牛聚民,驻村第一书记为李晓阳,帮扶单位是政府办。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乡道村村通道路硬化,南通官庄、北通黄营、东通孙庄、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9户22人,监测户2 户5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西孙庄村位于东经113°18',北纬33°35'。北邻昆阳区疙朗店村、东连道庄村、南接梁寨村、西与大牛庄村相连,距县城6千米。全村共有236户881人,辖4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260亩,人均耕地1.39亩。村主要产业是小麦、玉米。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41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刘改红,帮扶单位是市住建局,目前管理区长李红伟负责主持村内工作,驻村第一书记是刘延飞。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县道邵黄线有村此经过,村内道路均为水泥路面。城镇化演变,与黄营、大牛庄共同规划的新农村社区75户,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正在改善。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 2户6人,监测户4户8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黄营村位于东经113°17',北纬33°35'。东与西孙庄接壤、南与牛庄村相邻、西接任店镇辉岭营、北邻灰河,距县城6.5千米。全村共有206户836人,辖3个村民组、1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0亩,人均耕地1.9亩。村主要产业是小麦、玉米、大豆种植。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41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王浩杰,驻村第一书记是娄路路,支部书记为王纪伟,帮扶单位是教体局。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县级乡道邵黄路通道村里,村内主要街道均为水泥路面。邻村之间有水泥路相同。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3户7人,监测户3户11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粱寨村位于东经113°17',北纬33°34'。北邻西孙庄、东接尤潦、南与叶邑镇大桥村接壤、西连任店镇辉岭村,距县城8千米。全村共有488户1976人,辖9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25亩,人均耕地1.39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村三委班子健全,共 5人,党员47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解科峰,支部书记是娄意猛,驻村第一书记是县移民局郭红杰。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村内主要道路均水泥路面,道路干净、整洁。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 6户 21人,监测户4 户 10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张林庄村位于东经113°18',北纬33°33'。北邻东李、东临英李、南邻大张、西接尤潦,距县城8千米。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全村人口1132人,其中男性580人,女性552人。 总面积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710亩,人均1.5亩,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 7人,党员 51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赵兰霞,帮扶单位为财政局,支部书记是娄二现,驻村第一书记是冯胜春。郑南公路从村东经过,村内街道均为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出行便利。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10户21人,监测户2户5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大张村位于东经113°30',北纬33°26'。北领张林庄、东邻郑南公路、南接叶邑镇尤亭村、西与叶邑镇大桥村毗邻,距县城8.5千米。全村共有241户1125人,辖6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亩,人均耕地1.16亩。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38人,支部书记张红伟,脱贫攻坚责任组长孙金勇,帮扶单位为特色商业区,驻村第一书记是王新栋。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3户10人,监测户2户7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尤潦村位于东经113°18',北纬33°34'。北邻道庄村、东临孙娄庄村、南与叶邑镇大乔村接壤、西邻梁寨村,距县城6.5千米。全村共有642户2720人,辖9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4亩,人均耕地1.23亩。村主要产业是农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6人,党员76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冯伟领,帮扶单位为生态环境局,支部书记是仝文涛,驻村第一书记是李宗甫。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郑南公路从村东经过,乡间道路后瓦路从村北经过,村内主要干道全部硬化。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 13 户20 人,监测户3 户 12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东李村位于东经113°19',北纬33°34'。田庄乡政府西,北邻马庄乡水郭村、东接马庄乡雷庄村。南与尤潦村相连、西邻道庄村,位于叶县城南、田庄乡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地域总面积2.765平方公里,居平原地区,属于非贫困村。村委会管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86户,人口186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200亩,部分为水浇地,人均有粮500公斤。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建筑业。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 5人,党员62人,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王涛,驻村第一书记是县委组织部的田宇,工作队员是刘丹、崔亚浩、张琦。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共有二层22间,建筑面积530平方米,设施齐全,村支部书记李富青党性强、工作能力强,是市人大代表,被评为2015年度“感动叶县”十大人物,该村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该村以养殖、运输业为主,伊源乳业和田庄乡中心敬老院坐落于该村,村内建有标准化养殖小区2座。近两年来,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迅猛,村南建有蔬菜大棚120亩。

该村是全市闻名的新农村试点村,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现已建成560户,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建有文化广场、绿地、污水处理设施,现已搬迁入住430户,拆旧复耕土地150亩。

全村硬化道路5500米,修桥7座,村内道路干净整洁。花坛、绿地、休闲场地齐全,人居环境改善,有机井28眼,实现自动灌溉1800亩,村民全部用上自来水。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6户11 人,监测户2户4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英李村位于东经113°19',北纬33°33'。北临孙娄庄、东接后党、南与半坡常接壤、西与大张村毗邻,距县城7.5千米。全村共有431户1758人,辖6个村民组、英李、常拔贡庄2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7亩,人均耕地1.6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为主。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51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张小坤,支部书记是朱建军,驻村第一书记是张郁雯。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郑南公路村西过境,村内主要道路硬化。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7户14人,监测户5户7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后党村位于东经113°20',北纬33°33'。北邻马庄乡、东临三官庙村、南接前党村武楼村、西接英李村,距县城7千米。辖5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全村人口1881人,其中男性1051人,女性830人。 总面积2.6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740亩,人均1.5亩,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全村共有党员49人,村三委班子健全,共 7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党群业,支部书记为杨海丽,帮扶单位卫健委,驻村第一书记是赵芳。村内街道均为水泥路面。乡间主干道在谭庄自然村交汇,四通八达。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7户23人,监测户4 户 11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孙娄庄村位于东经113°32',北纬33°56',乡政府西,北邻马庄乡、东邻大陈庄村、南与英李接壤、西与尤潦和东李两村相连,距县城6.5公里。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属于非贫困村。全村共有290户1080人,其中男性580人,女性500人,3名村民为满族,其余均为汉族。地域总面积1.38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0亩,人均耕地1.32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玉米、小麦。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党员46人,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李国湘,帮扶单位是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支部书记是李建军,驻村第一书记为孙改生。村内道路硬化,技术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安全饮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村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李国湘,驻村第一书记是田庄乡政府班子成员贾韩伟并兼任工作队队长。

全村脱贫享受政策户9户24人,监测户3户10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半坡常村位于东经113°19',北纬33°32'。东连武楼、南接叶邑镇北水城、西与叶邑镇尤亭村接壤。北与英李相接、郑南公路纵穿全村,距县城9千米。为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270户1142人,辖4个村民组、3个自然村,地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6亩,人均耕地1.39亩,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建有大棚蔬菜种植基础,自来水达到户户通标准,建有标准化卫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郑南公路村西过境,三常路与郑南公路在此交汇,商贸业较为发达。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有农商营业部1处,投资200万元建光伏发电站1座,农村转型社区1处入住45户。村三委班子共有7人,党员38人,支部书记杨俊,脱贫攻坚责任组长是马晓辉,帮扶单位为移动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是李红阳,工作队员是陈云富、叶振奇。

全村监测户3户8人。2022年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的信心,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苦干巧干加实干,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