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由候滩、王侯买、枣树胡同、狮子口、铁炉街五片联成,多手工作坊,故名西万作。中华人民共和国17年改称西万村。 |
邘邰古称邘国,商为鄂候封地,周为邘叔封地。《水经注.沁水》中记载:(邘)水南流,经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台,故取村名为邘台,后演化为邘邰。 |
明成化二年,藩王郑靖王埋葬在太行山下,由24名校尉在此安营守护陵墓,后形成村庄,取名校尉营。 |
据《景氏家谱》记载,原名九家坎。明永乐五年(1407)怀庆府武官景禄家眷迁居此地后改为景明,意为景姓于明迁来。 |
传明成化二年(1466年),郑靖王送葬队曾在此留驾歇息,故取名留庄。 |
因地处邘国故城南七里,南侧有一座桥,一部分村民在此建村后取名七里桥。 |
明代末期佃户李姓在此建村,故名李巷。 |
在明初为屯田之所,故取名屯。在该屯的南端有几位官员落户,取名官庄,后两村发展连接成一个村,改称官庄屯。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石姓来此建村,故名石家庄,后简称石庄。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刘、杜、卢三姓迁此,按品字形建村,取名三团圆村。后因丹河经常泛滥,土地屡被淹没,形成一沙滩,故改称今名。 |
原为寺院内和尚居住的地方,故名和尚庄。1901年,改为和庄。 |
因村位于旧驿站交叉道口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