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武山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武山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是武山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详细]
  东汉初原称“落门聚”,以其南有洛门山得名。唐改雒门聚。曾雅称乐善镇,后又改“落门”为“洛门”。 [详细]
  因渭河与榜沙河在此交汇,形如鸳鸯交颈,故名。 [详细]
  宋置砦古称耒远镇,又名滩南,后取南巷门横额“歌南风”首字改今名。民国时设滩歌镇。 [详细]
  相传元末因城郭毁于洪水,仅存四城门,故名。 [详细]
  相传古代战争中,将军带兵至此地,战马困乏难行,遂宿营将养,称此地马力薄而得名,后简称马力。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有多处温泉得名。 [详细]
  因境内有山丹河流经而得名。 [详细]
9、桦林镇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因地处桦林山麓而得名。
  桦林乡地处武山西部,与鸳鸯镇为邻,陇海铁路和316国道横贯东西,黄河支流渭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有6村座落河谷川区,平均海拨1790米,年降雨量280毫升,年平均气温11.1℃,全乡总面积为10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750亩,川水地3833亩,山地33917亩,人均占有耕地2.2亩。有17个村3405户17233人,其中农业人口16999人。 近年来,桦林乡紧紧围绕“打井修渠保粮,退耕还林绿……[详细]
10、龙台镇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因位于龙台山脚而得名。
  龙台乡位于武山县南部,地处西秦岭北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各村公路互通互连,交通较为便利。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共辖13个村,共13174人。总耕地面积22663亩,人均1.7亩,主要作物有小麦、洋芋、胡麻、油菜籽、蚕豆、蔬菜等。年降水量在45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7.8℃,无霜期140—160天,海拔在1860米—2160米之间,小气候特征明显,形成了南部林区悬冰未解,老君山旁杨柳含笑的自然……[详细]
  因境内过去遍生榆树而得名。 [详细]
  因境内古建筑曾有高大楼阁而得名。 [详细]
  清同治年间被洪水淹没村落,原聚居杨姓迁居,依山傍河而居,遂称杨河。 [详细]
  因政府驻地地嘴头村而得名。 [详细]
  因境内有沿松里,安上两个自然村,取二村首字而得名沿安。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