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温江区柳城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温江区柳城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航天路社区成立于2013年12月28日,位于温江主城区东南方,由南街和凤溪部分区域合并组成,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10条街巷,6个网格,14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397户,14572人,流动人口4365人,老年人1248人,空巢留守老人31人,低保10户,残疾人37人,儿童493人;现有小区院落49个,辖区内有机关事业单位5个、幼儿园1所、医院1家,备案社会组织8个,建立志愿者队伍600余人。社区书记主持全面工作,两委成员6人,大学生助理1人,工作人员5人。

航天路社区是一个较特殊的居住区域,辖区单位少,个体经营商铺和小商贩多,流动人口多,居住情况较复杂,以单位家属院、老旧商品房、农民自建房为主要组成。

光华社区是区委区政府为探索城市区域治理创新,缩小社区活动中心服务半径,推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于2013年批复成立的社区。辖区幅员面积约2.2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余人,户籍人口5241人,流动人口约25281人。作为温-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生态品牌卓越、市民文明素质整体较高。辖区有家乐福、新光三越、伊藤洋华堂、等大型商企业,有珠江广场、德昆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以及成勘院、四川水电集团总部基地等,容纳有御景湾、光华国际等7个大型高档楼盘小区,吸引了近百家小型企业和500多家个体经营户在此创业。光华社区成立以来就在构思对社区活动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打造,2014年活动中心落成使用,共分为7大功能区,形成“一站两室四中心”格局:“一站”指“城市志愿服务V站”,“两室”指“便民服务室”和“户外工作者休息室”(15分钟之家),“四中心”包括“党建服务中心、居民发展中心、家庭关爱中心和微文化展示中心”。活动中心充分融合全开敞、可移动、好组合等元素,压缩办公区域,让渡更多空间为居民所用。

1、城市志愿服务V站。去年,我们引入“大学生改变社区计划”项目,以“城市志愿服务V站”为引擎,由专业志愿者引领,鼓励辖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让居民从单纯接受服务到主动提供服务,激发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精神。

2、“15分钟之家”。旨在帮助户外工作者有一个休息的场所。我们在这里添置了休息椅、空调、微波炉、饮水机等生活设施,帮助户外工作者解决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如家的驿站。

3、党建服务中心。它居于中心位置,突出了党建的核心引领地位。社区党支部办公区,左侧为党员交流区、主题活动策划区,右侧为“党员工作室”、阶段党建成果展示区。正前方是六幅大气磅礴的画卷,既展示了光华社区宜业宜居的独特魅力,又昭示着光华社区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党群共建为路径,全力建设都市旗舰引领型社区。这个区域是“党员工作室”。“党员工作室”由本社区居民薛阿姨等6名热心社区公益的退休党员申报成立,长期关注社区治理,提出“倡议做文明光华人,爱护光华公园”、“增配医疗服务点,方便辖区居民就医”等公益主张13条,并得到300余名辖区居民响应。为了使基层党组织、党员与群众24小时无缝对接,我们还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党建工作系统,发挥出党组织和党员在网络虚拟社会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4、家庭关爱中心。家庭关爱中心承载了青春健康俱乐部、“生命绿岛”服务平台、“儿童之家”项目,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兼具多功能室、远程教育室、市民学校等。青春健康俱乐部共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是:书籍阅览区、个体辅导区、心灵视听区、心情宣泄区、团体辅导区和网络应用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由成都“同行”社工机构运营。10月11日,在“温江区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现场会”上,柳城街道新投入240余万专项资金向9家社会组织购买“乐美光华、幸福社区”、“美善相乐·幸福南街”等13项服务,同行社工机构作为签约社会组织之一,被引入到我们社区,负责运作“多元参与·协同共治—参与式社区治理机制建设”项目,该项目由4名专职社工提供专业支持,围绕“两委”能力提升、社区自治组织发展、企业社会公益主张等开展指导与服务。家庭关爱中心还承接了区计生局“生命绿岛”、“儿童之家”等项目,居民朋友们可以通过生命绿岛智慧平台了解相关计生政策及相关服务,家庭关爱中心还提供了三个“儿童之家”活动区域,适龄儿童都可以来这里玩耍。

5、居民发展中心。包括居民议事厅、“红柳·市民聊吧”光华分站、法律援助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创业就业指导站以及社区居委会办公区等6个区域。为便于居民理解和接受,我们把议事规则、议事流程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并制作了议事流程示意图。这个区域是“红柳·市民聊吧”—光华分站。去年3月以来,我们通过聊吧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各行各业先进典型与市民群众经常相聚、轻松说事、柔性论理,实现了“场场定主题、人人发声音、事事建台账、次次有回音”。光华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出“随时聊、预约聊和主题聊”三种模式,并初步梳理形成“民声汇”群众工作法。这里是我们的群防群治巡逻交接表,去年,光华社区成立群防群治志愿巡逻队伍,由辖区企事业单位派人轮岗进行每日夜间巡逻,第二日来社区进行交接工作,并填写每日巡逻情况,今年,已成立了群防群治志愿协会,并已经在民政局登记备案了。

6、社区微文化展示中心。社区在打造活动中心时,十分注重社区文化的植入。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揽,广泛挖掘身边的文化元素,通过书画、剪纸、工艺品、摄影作品等艺术形式在社区微文化中心集成展示,着力推动社区融合计划。社区也在区级部门、街道支持下,不间断的持续收集作品,丰富微文化中心的内容。

7、便民服务室。街道为着力解决“政务服务个性化不强、人性关爱不够”等问题,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能等方面实施一揽子改革,推行提前和延时服务、节假日服务、预约服务、代理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形成“菜单式”便民服务机制。我们社区便民服务室正是按照这一要求,整合功能设置3个“综合服务岗”,腾出人员下沉服务小区院落、商家单位。我们结合社区实际,延时服务为工作日下午6点到晚上9点,全体工作人员轮班参与延时服务,让功能区设施设备供市民使用。

大学城社区成立于2017年,辖区面积1.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1600人,辐射服务13.9万人(其中,包括来自106个国家1200余名外籍人士),辖3毗2共有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大、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商会大厦、新尚天地等4个商住小区。

近年来,大学城社区坚持党建核心引领,集成化打造国际社区邻里中心、精细化实施楼居院全空间治理、项目化营造新尚天地商业消费新场景、全链条运营“青春蜂巢”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构建了“党建联盟、定期联席、人才联用、活动联办、资源联享”的校地合作“五联”工作法,初步形成了校区、街区、小区、园区“四区融合”发展,社区服务、社区生活、社区商业“三社共治”的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

2019年,大学城社区成功获批为“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创建单位,顺利通过“成都市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社区”、、“成都市外籍人士社区服务中心”验收,获评“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成都市门前三包先进社区”,工作经验被成都市城管委在全市宣传推广,新尚天地∙尚街成功创建为成都市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建设重点项目。

柳城街道恒大城社区于2018年6月由温江区批复成立,是成都市首个大型商住小区成立建制社区居委会的示范点位,同年10月20日全面完成“两委”选举,是柳城街道继涉农社区、转型社区、城市社区后的第四类型社区新市民社区。辖区面积0.17平方公里,76栋楼,房屋5621户(含商铺636套),实际入住4689户,常住人口10565人,企业和商家242家,从业人员2635人,共计服务人口13697人。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5个(其中两个“两新”党支部为:物业服务中心党支部、老年协会党支部),共有在册党员122名。作为典型万人商住生活型社区,“红线内”治理挑战最集中的社区形态,面临党组织覆盖不足、社区邻里关系淡漠、人口数量庞大、利益主体多元等问题交织,为此,恒大城社区以化解矛盾、服务居民及创新小区治理工作为目标,主动担当、迎难而上、深入研判、精心组织,不断提升工作摆位,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下深水、快节奏、高质量推进“现代商住小区精细化治理”,强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努力建设更文明更现代的高品质和谐宜居新市民生活社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