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团陂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团陂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位于野鹤山脚下,房屋沿山而建,故得名。
内山上有一陡峭山岩。相传昔日兵荒马乱,有位将军驮着老母到此岩下避难,敌军四面包围,他身驮老母浴血奋战,力尽大呼一声母子二人化为大小两块巨石,耸立山顶,山得名驮娘岩,村以此得名。
相传昔日有位将军带兵在当地作战,大败后途径此山岭时,因身上盔甲沉重,便令所有官兵丢弃盔甲,轻装撤退,故得名。
相传清朝晚期,太平天国军与清军在此交战,太平军大败,官兵溃逃,战旗倒弃在河里,故得名。
此地有座松山禅寺座落于一长满松树的山上,村庄位于山脚下,村以寺得名。
早年内有一口筑土坝的大塘,是村内的主要水源,居民以姜姓人家为主,大家称大塘为“姜堰”,村得名“姜堰村”。
位于当地出名的翠石山脚下,房屋沿山脚而建,故得名。
早年村内生长了一棵粗壮高大的桂花树,仲秋时节,逢开花时,花香扑鼻,成为此地一景,村内居民以何姓居民为主,故得名。
位于何寨山山脚下,房屋沿山脚而建,故得名。
早前有王氏家族在此修建家庙,称为“王庙”,后在庙四周人口聚集,形成村庄,村以庙得名。
据传早前此地有座寺庙名叫观音寺(今已毁),香火鼎盛,信徒众多,后人们也称此村为“观音寺村”,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