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桃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桃城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1945年前称路洋,1946年改为洛阳,1949年称洛阳乡,1955年为洛阳初级社,1957年为洛阳高级社,1958年为洛阳管理区(含丰山、上沙),1961年为洛阳大队,1992年至今为洛阳村。

明代后属永春县东门外十四都,新中国成立后属永春县第四区,1958年后至1961年属东平公社,洛阳、丰山、上沙三个大队拼合为洛阳大队,1961年化龙公社成立后,设上沙生产大队,1966年化龙公社和城郊公社合并为城郊公社,设上沙大队,1984年改为上沙村民委员会。

民国时期前,属永春县十九都,民国初期,姜莲、仑山两村合并,叫姜仑,延至1961年分开,设立姜莲大队。

到1984年10月改为姜莲村委会。

永春县桃城镇仑山村在1949年以前为永春县十九都,1949年为洋上乡姜仑村,至1951年为永春第十一区姜仑乡,至1953年分为永春县第七区姜仑乡,到1962年改为东平公社姜仑乡,于1968年分为现在村名″仑山村委会”。

早期清年间称为二十都(社前)与仙溪同一区域,1942年称为外坵堡,1958年洋上外坵姜仑属湖洋区洋上乡,1958年改为外坵大队归城关公社管辖,后改为城郊公社,外坵大队,1984年10月改为外坵村委会。

洋上早期称永春县民康乡,鸣琴里,高阳坊,后称二十都堂后,再称二十都洋上。

民国18年(1929年)称高阳保,洋上保。

民国23年(1934年)与外坵、姜仑组成联保,民国31年(1942年)为福阳乡洋上保,高阳保。

1949年称洋上乡,隶属八区,1952年改归十一区,1956年与外坵乡、姜仑乡并入湖洋区,1958年撤区并乡、洋上、外坵、姜仑乡并为洋上乡、乡以下辖农业合作社。

1958年秋,改称洋上大队,划归城关人民公社,后改为城郊公社。

1984年改名洋上村归城郊乡,后改为桃城镇洋上村委会。

清代属永春县风和里二十五都大鹏乡。

民国32年起属永春桃源镇环翠保大鹏村。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大坪大队,1980年属城郊公社大坪大队,1984年属城郊乡大坪大队,1986年属永春县桃城镇大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