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属汤坑保,解放后称岩渠乡,1958年公社化后为岩前大队,包括坎仔头、元湖两个村,1961年分开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 |
民国时属山城区岩渠保,解放初属山城一区岩渠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岩渠耕作区,1961年为张渠大队,文革中把“渠”改为“旗”字,为张旗大队,后恢复原名为张渠大队。 1984年改称张渠村村民委员会。 |
1954年12月由平和划归南靖,公社化与大岭合称北岭大队,1961年分开,1984年改称汤坑村委会。 |
解放前原是山城乡,三卞保、城仔内保,解放初为三卞乡,城仔内乡,土改后合并称三卞乡,公社化后为三卞大队。 1984年改称三卞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前称军营保;解放后为南坪乡,1958年公社化改称大队,1978年与后河合并改称翠眉大队,1984年改为翠眉村委会。 |
鸿坪村原名南坪村,因本县龙山镇也有一个南坪村,也是老区村。 因南坪村与鸿砵村同姓同祖,取其鸿字开头,才改为鸿坪村。 |
解放前是刈山乡,鸿钵保,解放后属山城一区鸿钵乡,1958年公社化鸿钵乡,把东钵村划丰田五小川管辖,得名鸿钵大队,1984年改称鸿钵村民委员会。 |
解放前属葛山乡(鸿钵坑尾)鸿钵保,解放后为山城一区鸿钵乡,1958年併入丰田农场东田作业区,1958年为山城公社鸿钵大队,1961年为坑尾大队。 1984年改称坑尾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前居靖城乡,解放后属作区,1958年列入农场,1959年划入山城公社与山边和土尾合为东田大队,1961年独立为东田大队。 1984年改称东田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前属靖城乡塗尾保,解放初属靖城二区塗尾乡,1957年为山城东田乡。 1958年并入丰田农场作业区作业区,1959年属山城公社东田大队,1961年与东田分开,命名为土尾大队,1984年改村委会,2004年土尾改名为“图美”。 |
解放前属靖城乡,解放后属二区东田乡,1958年入丰田农场,1959年归山城镇,1961年与东田分开设大队。 |
明朝时祖先潘示春由安溪迁移到海澄田仔尾村后又分居到下潘。 下潘村是四个自然村中心点。 因径头村地势高,下潘地势低,又是姓潘,取地势低的“下”和姓的“潘”字取名下潘。 解放前划为刘山乡,解放后划为山城一伍,先并南营乡,后划南坪乡,58年归山城公社南坪大队,61年成立下潘大队,1984改称下潘村村民委员会。 |
1936年与山苑合并为葛山乡,解放前属葛山乡,称葛山保,解放初期划归山城一区葛山乡,1958年并入丰田农场葛山耕作区,1959年划归山城公社葛山大队,1984年改称葛山村委会。 |
解放前称钟桥保;解放后为钟桥乡,1958年併入丰田农场刈山耕作区,1959年改为桥头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 |
解放前称钟桥保;解放后为钟桥乡,1958年并入丰田农场,1959年列入山城镇钟古大队,1984年改称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