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名寄托了当地群众希望普惠利民的愿望,故名。2020年5月,由泰吉社区拆分形成。 普利社区:将原泰吉街社区管理的十里大道一段中心线以北、金龙路中心线以东划归普利社区管理,普利社区办公地址为十里大道一段278号。 |
此社区为金堂的关岭,故名。2020年5月,十里社区拆分形成。 金岭社区:将原十里社区管理的金园街中心线以西划归金岭社区管理,金岭社区办公地址为金岭路18号。 |
此地处于毗河迂曲处的社区,故名。2020年5月,由十里社区拆分形成。 河湾社区:将原十里社区管理的金园路中心线以东、迎宾大道一段中心线以西、十里大道二段中心线以南、金沙街中心线以西划归河湾社区管理。河湾社区办公地址为金沙街96号(农民工博物馆)。 |
米家居住的巷子所在的社区。2020年5月由沱源社区拆分形成。 米家巷社区:将原沱源社区管理的成金大道中心线以北、金泉路中心线以西、米家巷路中心线以西划归米家巷社区管理,米家巷社区办公地址为赵镇街道成金大道659号(原沱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境内有座石子岭庙,社区以庙名。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于龙威公社柳塘大队、杨柳大队、同乐大队。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属于龙威乡柳塘大队、杨柳大队、同乐大队,1992年10月撤乡并镇,龙威片区划入赵镇,属于赵镇柳塘村、杨柳村、同乐村,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时柳塘、杨柳、同乐3个村合并为石子岭村。 2020年5月,撤销石子岭村,设立石子岭社区。 办公地点坐落于石子岭村9组,综合服务,全村有4603人,1729户,人均收入4500元,村民代表123人,27个生产小组,村有2座小二型水库,54口堰塘,以农业生产为主。 |
观音山村现状基本概况
金堂县赵镇观音山村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三个集中”,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实际,充分挖掘资源、利用资源,引资引项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使该村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基本情况 观音山村是一个山、丘、坝相结合,以生态、环保为主体的村,坐落于在龙泉山脉尾端,位于沱江上有西岸,距千里沱江第一城——赵镇六公里。滨沱江之水,依云顶之山,东与三星镇隔河相望,南与淮口镇相邻,西与青白江接壤,北与江源村、石子岭村相连。该村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7039亩,山林绿化面积9020亩),辖26个村民小组,1763户,5289人,其中劳动力人口3120人,1—16岁823人,60岁以上1346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7678 元,通过2009年启动目前已修建三个安置小区,将要拉开的土地整理从集中户土地整理中,连同空闲宅基地,可复耕面积991.7亩,节约集体建设用地802亩,新增耕地646亩。 观音山村现状村交通较为便利,赵淮公路、成德南高速、达成铁路横贯东西,现有村级水泥路27条,33.5公里。水利设施有一定基础,有蓄水池120口、塘堰19口、提灌站9座、U型沟渠15000余米、红层打井180口、农用变压器13台。辖区内有攀成钢金堂分公司、页岩砖厂等10余家国营、私营企业和中型农家乐两个、中型养殖场1个。 该村10年前曾是一个贫穷、落后、被列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缓慢村的地方,年人均纯收入仅1100元,并经常流传着:“过去的易家沟,三年两不收,婆娘割梭草,男人打疙蔸”的俗语。自王少雄书记联系该村后,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下,经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各项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观音山村两委坚持因地制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取得了较大成绩。 1、加快优质水果和干果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该村22、23、24组的易家沟,土地贫瘠,以山地为主。该村结合实际,发展果树,通过组织、动员工作和开展各种果树现场培训会,近5年内种植各类优质水果2200亩,其中桃树780亩,枇杷、枣子910亩,核桃510亩,水果年产量150万公斤,年产值160万元。 2、利用资源优势,控制性发展页岩砖产业 该村山区属页岩土,加工成页岩砖后比一般红砖市场竞争力强。近年来,通过努力引进五家私营企业,建成年产2亿匹砖的页岩砖生产线。五家页岩砖厂能解决该村富余劳动力640余人,村民务工年收入可达840万元;解决运输车辆90多辆,为村民创收210余万元。 一、所涉及建设指标。由于我县在流转土地本身配有百分之几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观音山村正在进行的土地整理项目上可新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约600亩左右,合计近1000亩。 农林业等综合项目配置用地3000亩以上,观音山村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减去靠六五分厂右边部分,所涉及面积都在3000亩以上,至于商业用地和划拨地待上级领导同意后才能协商解决 二、历史文化方面 辖区内文化。古有鳖灵拓峡,仙女摆渡;现有观音文化,佛爷庙、牛王庙、四面观音、虎头山等文化典故。
|
赵镇三合村成立于1997年9月,位于赵镇西南部丘陵区,地域面积4.1平方公里。总人口2858人,总户数1073不包括单位挂靠户)户,19个村民小组,村有1座小二型小库,33口堰塘,2座提灌站,以农业生产为主, 人均收入5300元,1个党支部,党员60名,社区工作人员6名。社区服务功能包括:民政、计生、综治、劳动保障等;居民代表数60人;基础设施:电脑、办公桌、图书室、投影、档案柜;主导产业:服务居民。
|
金堂县赵镇栖木河村属浅丘陵区,位于赵镇城郊南部,距县城6公里,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成环路穿境而过,成德南高速出入口贯穿其中。拥有秀美的生态原始林,村东靠青白江,西接石槽堰村,南临青白江,北与云绣社区毗邻;云绣花田置于整个村。 辖区共有23个村民小组,1085户,总人口3354人,村民代表数75人。塘堰58口,提灌站11处,储水池27口。耕地面积4389亩。 栖木河村交通优势十分明显,距县城6公里,离成南高速入口仅7公里;成德南高速穿境而过,离入口不足4公里,境内道路连接贯穿各组及周边各村。 栖木河村共有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户数650户,以现代农业、猪鬃加工为主导产业。医疗条件好:距本村仅1公里处,云绣卫生院、正康老年病医院坐落在云绣社区,为本村提供良好的就医条件;拥有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一支老年舞蹈队伍,村经常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农合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公共服务投入主要用于村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村文化室建设、文艺活动等,有效地构建了和谐文明的村环境。 |
石槽堰村党支部现有成员4名,党小组7个,正式党员109名,预备党员12人。支部每年坚持对 “两委”成员、后备干部、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集中轮训,结合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服务群众,承诺至少干1—2件实事。支部引导党员,主动参与到村级发展稳定的事务中来,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支部健全了民主集中制、党建责任制、组织生活、民主决策和监督、密切联系群众等5大制度体系。今年我们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拆院并院”土地综合整理等重大民生工程,坚决把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工作目标。支部在群众中深受好评,群众满意度达98%。2011年,全村年生产总值6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2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