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湖口县双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湖口县双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莲湾社区自2003年5月撤三里乡并双钟镇新成立的社区,社区坐落在石钟山东麓,双钟镇西南边,紧邻双钟镇人民政府,三里大道旁,面积约4平方公里,双钟镇政府、双钟卫生院、湖口县第二中学坐落其中。

莲湾社区现有10个小组,农村小组6个、大小住宅小区4个,全区总人口约1.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25人,流动人口约4500人。

莲湾社区居委会党支部隶属于双钟镇党委,现有党员32人,社区工作人员5名。社区内设有便民服务平台,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民政救助、城管爱卫、综合治理等综合办事大厅。

莲湾社区自成立以来,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将上级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及时传递给居民,服务于居民。

西门社区位处我县最西部而得名。解放前夕属双钟镇第四保,新中国成立后为城关区第七选区。1960年成立西门居委会,1968年改称跃进社区,1981年仍称西门居委会,2002年12月称为西门社区居委会。辖大中路西段片区(大中路57号起),包括月亮山西路、月亮山南路、南门路、战备路、白菜凹。辖区内原驻人社局、公路管理局、体育局、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湖口中学、中心幼儿园等13个机关单位以及海军后勤机地。21世纪初,县委县政府实施新城东移战略,部分单位搬迁到新城区,目前社区内仍驻有公路管理局、湖口中学初中部、县人民医院、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血防站等6家机关单位。2016年老城棚户区改造启动。2019年初,大中路西门段、沿江路东侧及原粮食二库全部拆除,涉及居民630户,共拆除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西门社区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下设5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1040户,常住人口3567人,党员30名。社区内目前有着全县唯一的渡运企业——西门渡口有限责任公司,亦是我县公交的西起点,经改造后的沿江路从西门渡口直达石钟山,形成了沿江景区一体化的闭环。已经建成的“学宫”(文庙)项目,将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岭社区位于湖口县新老城区结合处,是双钟镇面积最大的城关镇社区,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下设5个涉农小组,5个居民小组,常住户数6918户,总人数27700人。下有大型安置小区1个,商业住宅小区6个,背街小巷26条。近年来,社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借力“四城同创”平台,以打造“温馨、绿色”社区为目标,全方面推进、改造社区人居环境,2018年被评为“九江市文明社区”、“湖口县首届文明村镇”,2019年被江西省评为“绿色示范”等称号。

三里社区辖三里大道东段北侧接石钟山大道北侧、盛源路以西片区。西自上埠路口工商局,东至盛源路口(西侧),包括教育北路、江新路、海正路,以及三里街下埠、史家湾(大史家)、2个“城中村”,耕地27亩,林地132亩,水面9亩。辖区内驻有工商管理局、农业局、检察院、民政局、财政局、地税局、疾控中心、三里中心小学、国税局等机关、事业单位。目前办公大楼位于江新安置区。坐落有海正阳光、金湖丽景、迎宾花园、福源花苑等5个商品房居民住宅小区和一个安置小区江新安置区,社区现有居民2700余户。

鄱湖社区辖石钟山大道西段南侧片区,从鄱阳湖大市场经钟山小区至盛源南路西侧,景湖路南侧从老计委集资楼路口起往东片区,社区办公场所位于新汽车站背后。辖区内驻有农机管理局、人民银行、银监处、供销社等机关、事业单位。农村辖14个村民小组,18个村庄,包括:潘家、谢家岭、叶家舍、大殷村、细殷村、许家、姚家、细饶家、团宝山沈家、石桥村、大饶村、殷家岭、徐家岭、刘民主村、夏家村、细曹家、沈饶新村、殷家岭新村。社区农村原藉共387户1651人,耕地543亩,林地201亩,荒山152亩,水面222亩。现有“城中村”的4个:大殷村、叶家舍、夏家湾、刘明珠湾,安置小区1个,叶家舍安置区,商住小区3个,共有居民3900余户。

1958年为三里人民公社台山大队,1968年柏树大队并入,1972年柏树大队又划出,1984年7月称三里乡台山村,2001年12月为双钟镇台山村。2003年8月,双钟镇实施农村改革撤村并组工作,改台山村为台山社区居委会。该社区辖石钟山大道以北、盛源路以东片区,包括渊明路、桃源路、学苑路、学士路以及台山大道的东段。辖13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庄:中保社廖家、石埂村、细张村、皂角树曹家;2个“城中村”:马家湾安置区,系城市建设拆迁安置小区,2005年下半年投入建设,2008年建成并完善,99户342人;周佰户新村,城市建设拆迁安置小区,2007年下半年投入建设,2009年建成并完善,70户241人。

目前,新办公大楼已于2019年竣工投入使用,位于石塘二期公交总站对面。辖区内商品房住宅小区8个,安置小区2个,共有居民11000余户。

柘矶社区原位于县城东侧约4公里处, 东邻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区,南靠矽砂群山,西连江新造船厂,北依长江,是一处偏僻荒凉近似与世隔绝的江岸山坳。隶属湖口县双钟镇管辖,原有国土面积方圆约1.5平方公里,地域内原有水田138亩,旱地340亩,养殖水面320亩,山林地400余亩,采砂矿1处,货运装卸码头4座。辖内住户165户,人口756人,总建筑面积35025㎡。

2015年,为配合湖口县委、县政府对金砂湾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建设,在双钟镇党委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下,柘矶社区整体搬迁至叶家舍安置小区。社区现有占地面积177亩,辖内共有33栋居民住宅楼,建筑面积约210980㎡,有居民1197户,约5000余人。 

2018年,为顺应城市建设与发展,根据工作需要,柘矶社区党支部调整为柘矶社区党委,隶属于双钟镇党委。社区党委现有党员22人,其中男性党员15人,女性党员7人。近年来,在双钟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围绕自治型、学习型、教育型、平安型和谐社区建设,以“便民、健民、乐民、育民”为主轴,整合集中社区党建、服务、活动等资源,创建了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社区文化繁荣、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钟山社区位于湖口县高速公路口旁,是2004年移民建镇集中小区,2009年9月成立了钟山社区居委会,社区总面积大的130亩(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东起刘明珠湾,西起高速路口,南起叶家舍,北起石钟大道。目前有46栋楼,常住居民1259户,常住人口4000人,流动人口1000人、区内现成立了三个居民小组。3个单位,40多家商业网点。

钟山社区在县委、县政府和双钟镇、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创建办的具体要求,积根融入“四城同创”,普遍设立网格化信息员,及时上报。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中,认真惯落实《湖口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方案》,团结带领社区居民群众积极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着力加强社区卫生长效管理,积极开展除四害、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工作。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辖区居民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得到更明显的提高。

柏树村位于新城区的钟山大道黄新华安置区内,属城郊接合部。不仅九景衢双线铁路穿境而过,而且该铁路火车停靠的湖口站就设在本村辖区内,所以地理条件十分优越,交通非常便捷。

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为2150人,共计450户,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现有党员54名,在职村干部5人。

江新社区原为江新造船厂职工居民区,为企业自管。江新造船厂改制成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居民划归我镇管辖。为尊重历史、顺利交接,拟设立江新社区居民委员会。居委会驻江新厂坝头,辖区居民810余户。

北港村前隶属于南北港场,2022年正式划分至双钟镇。

    一、基本情况:

1、北港村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确权耕地面积988.83亩,林地面积4760亩,水面面积1100亩。目前共有住户200户,总人口819人。所管辖区域为四个自然村:一组南龙湾;二组洪家湾;三组汪家岭;四组伍段阳家湾。

2、村支部情况:全村共有正式党员31人,预备党员2名。村支部在职干部共2人:支书伍利雄、副支书洪先德。

3、村委情况:主任伍利雄、委员洪先德、曹文娟,共3人。

二、北港村集体资产情况及产业情况:

1、老村部:坐落于北港村二组,土地面积585.7平方米,建筑面积313.16平方米。

2、北港村文化站:坐落于北港村一组,土地面积611.73平方米(权属一组),建筑面积251.18平方米   。   

3、南北港昌盛农业生态专业合作社:坐落于北港村一、二组,成立于 2019年8月,是利用闲置的村小学建成。土地面积3190.25平方米(权属一、二组),建筑面积857.53平方米。合作社主要经营小鱼加工为主,2020年收益12万。

4、文昌府堰:面积13公顷,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界处,铁路桥下,已出租到2059年。

5、沈家堰:坐落于洪家湾和汪家岭之间。南邻鄱阳湖,面积12公顷,已出租到2025年。

三、脱贫三类人员情况:

脱贫户9户29人,监测户1户,4人。最低生活保享受人员16人,享受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3人,享受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6人。

一、基本情况:

湖口县双钟镇胜利村地处城郊九景高速,景湖公路、铜九铁路及九景衢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11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362户,1752人,贫困户15户,46人,低保户18户,40人,五保分散供养2户,2人,残疾人口45人,有耕地面积1227亩,水面面积260余亩,税改后耕地面积985亩。

二、组织概况:

村干部3名,其中女干部1人,大专学历2人,本科学历1人,平均年龄45岁,党员37人,预备党员1人,发展对象1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

三、经济状况:

1、村级集体经济来源。

(1)转移支付10.79万元。

(2)各项承包款8200元。

(3)管理费2000元,共计118100元。

四、生产情况:

全村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等。以水产副业及其他务工等多种方式共同发展。

月亮村位干双钟镇西南约3公里,国土面积约5平方公里。全村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352户、1528人,其中,农业人口1451人,城镇人口77人,现有党员52人,在职在岗村干部4人,全村耕地面积1289亩,森林面积2465亩,水域面积386亩。

产业发展:近年来,月亮村立足自身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蔬菜和水果种植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目前,水产养殖大户5户,水域养殖面积300余亩;水果种植大户3户,种植面积90余亩,蔬菜种植面积200余亩。创办村级产业专业合作社,种植花卉苗木100余亩,消除空壳村,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民生实事: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月亮村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村先后清淤砌护池塘9口,修建会车点7处,硬化村组道路3公里,实现了全村水、路、电、网组组通、村组道路硬化全村覆盖,特别是通过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程,先后建立各自然湾垃圾分类投放,聘请保洁员5名,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以来该村还通过项目资金等多种途径筹资60余万元,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公环境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洪湖村位于双钟镇西南3.5公里处,县城至南北港水产场公路中段,南临南北港大湖,北靠雁列山麓,铜九、九景衢铁路自西向东跨村而过,村委会驻地叶狮子湾。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湾,366户,1580人。全村耕地面积1434亩,水域面积500亩,林地面积2200亩,属江南丘陵地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为改善我村生态环境,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村“两委”结合我村实际,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全村10个自然村全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池塘改造、路面硬化、路旁绿化、休闲广场、污水处理等项目。

2、红豆杉基地:位于村委会西南300米处,2008年章光101公司老总赵章光通过考察、论证,我村区域范围内环境适合种植红豆杉,目前已经种植红豆杉树800亩都已成林。红豆杉是名贵药材,其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疑难杂症疗效突出,同时具有净化空气,防癌保健作用,基地及周边区域又称“天然氧吧”。赵总计划下一步开发旅游休闲、生态养生等项目。

洪湖农庄:坐落在村委会东南200米处,经过几年来发展,已初步规模化,农庄已将周边闲置荒山进行开发,种植精品果树,集娱乐休闲、果品采摘、餐饮垂钓、观光旅游等功能一体化,采取以农户+农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村民经济发展,成为我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