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称荷地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称荷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荷地生产队,1961年称荷地大队,1984年复称荷地行政村。 置村委会,驻地荷地镇。 村庄道路基本硬化,2001年村会议室大楼建成,2009年成立老人活动中心,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2011年进行污水处理。 2011年由于村民传统文化回归,新修缮吴氏祖公墓。 |
1949年称底墅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称底墅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底墅生产队,1961年称底墅大队,1984年复称底墅行政村。 置村委会。 近年来,建立村委会议室,进行主要村道硬化,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农田机耕路基本通畅。 2010年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 |
1949年称黄沙农民协会(行政村),1950年与高漈合并,1956年与高漈、青社、塘尾合称前进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析称黄沙生产队,1961年称黄沙大队,1984年复称黄沙行政村。 置村委会,驻地黄沙村。 近年来,建立村委会议室,进行主要村道硬化,建立星光老年之家活动中心,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完成村庄亮化。 |
1949年称大岩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称大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大星生产队,1961年称大星大队,1967年改称大岩大队,1984年复称大岩行政村。 置村委会,驻地大岩村。 近年来,建立村委会议室,进行主要村道硬化,村庄亮化,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 2019年撤销大岩村村民委员会。 |
1949年称杨朗坑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称杨朗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杨朗坑生产队,1961年称杨朗坑大队,1984年复称杨朗坑行政村。 置村委会。 近年来,建立村委会议室,进行主要村道硬化,山田机耕路基本通畅,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建立星光老年之家活动中心。 |
1949年称杨桥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称杨桥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杨桥生产队,1961年称杨桥大队,1984年复称杨桥行政村。 置村委会。 驻地杨桥。 是荷地镇的龙头村。 近年来,建立村委会议室,成立星光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主要村道硬化,村庄亮化,山田机耕路基本畅通,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
1949年称黄洋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称黄坛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黄坛生产队,1961年称黄坛大队,1984年复称黄洋行政村。 置村委会,驻地黄洋。 近年来,建立村委会议室,成立星光老年活动中心,建立健身活动场所,进行主要村道硬化,村庄亮化,山田机耕路基本畅通,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2010年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 |
1949年称苏湖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与包谢并称苏包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苏湖生产队,1961年称苏湖大队,1984年复称苏湖行政村。 置村委会。 近年来,建立村委会议室,进行主要村道硬化,村庄亮化,山田机耕路基本畅通,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古时村里有三曲墙,葫芦门,县官经过必须下轿。 村里有较为广阔的金矿资源。 |
1984年析置塘尾、洋边、高际3个行政村,分设村民委员会,属荷地乡,1989年荷地乡改设荷地镇,属荷地镇,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仍属荷地镇。 2013年因与本县松源街道高漈村重名,遂更名为高际行政村。 2019年5月,塘尾村、洋边村、高际村合并建立联丰村。 村委会驻地塘尾村。 |
1956年称高住、马家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高住、马家地生产队,1961年称高住、马家地大队,1984年复称高住行政村、马家地行政村,分设村民委员会,属荷地乡,1989年荷地乡改为建制镇,属荷地镇。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仍属荷地镇。 2019年5月,高住村、马家地村合并建立高家庄村。 |
1949年称石磨下、胡洋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并称石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石洋生产队,1961年称石洋大队,1984年析称石磨下、胡洋行政村,分设村民委员会,属苏湖乡。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改属荷地镇。 2019年5月,石磨下村、胡洋村合并建立石洋村。 |
1949年称坪头、东山、横岭农民协会(行政村),1956年杨冯源、东山、坪头、茶垄、横岭并称东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称东坪第一、二、三、四、五生产队,1961年称杨冯源、坪头、东山、横岭、茶垄大队,1984年复称杨冯源、坪头、东山、大横岭、茶垄行政村,分设村民委员会,属苏湖乡。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改属荷地镇。 2019年5月,杨冯源村、坪头村、东山村、大横岭村、茶垄村合并建立东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