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白堽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白堽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明初庞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并建有楼房,故名庞楼。
明初,迁民前,徐氏始建其村,取名徐楼。
明时姜氏、马氏、李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三氏自西至东分村而建,分别称姜庄、马庄、李庄。后三村合并称姜马李。
范、耿两姓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来,取名为耿庄。因村民十分贫困,村有迷信文人说,“我范为食,西村有猪(朱庄),故穷。戚者,兵刃也。猪若来,戚杀之,即可富”。由此得名戚来庄。
西周时,周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管叔不服,与蔡叔、武庚一起反抗,被周公平定。管叔后裔逃此定居,取名管庄。后因在乡政府北称北管庄。
朱氏于明初从山西洪洞迁往此地以姓氏取名为朱家庄,后简称朱庄。
明洪武年间,陈、苗二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陈苗庄。
明永乐年间,曹氏自山西洪洞迁往此地定居,取名为曹楼。
唐李密率军曾住,筑土围营。村民为念李密,再加胡姓较多,故称胡密城。
据明嘉靖《开州志》记载:“密城,在州东南其实力,唐李密故城”。据隋末唐初李密率军驻扎此处,招训买马,筑土城,以备战,故取名李密城。
明初张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紧靠李密城,故名张密城。
明初孙氏自山西洪洞迁往此地定居,因紧靠李密城村,故取名孙密城。清光绪年间,因黄河泛滥,部分户北迁建村,为后孙密城,遂改成前孙密城村。
明初孙氏自山西洪洞迁往此地定居,因紧靠李密城村,故取名孙密城。清光绪年间,因黄河泛滥,部分户北迁建村,为后孙密城。
耿氏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靠近李密城,故取名为耿密城。
王氏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紧靠李密城,取名王密城。1955年黄河泛滥,被黄水冲刷落河,村民分迁周围各村,至1966年原村民陆续由各村迁回旧址,复建王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