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村在清代,是从申中迁出的农户新建村,方位在上,故名上新庄村。 |
原名尕庄,解放初更名为刘小庄。 |
班麻系藏语,生长莲花之意。村以藏语得名。原名为斜路尔,1950年更名为班麻坡。 |
据《西宁府新志》载,明洪武三十年(1394年),申中十三族归附后,申中昂索(系藏族部落首领千户)居牧此地得名。 |
据《西宁府新志》载,明洪武三十年(1394年),申中十三族归附后,申中昂索(系藏族部落首领千户)居牧此地得名。 |
本村在清代,是从申中迁出的农户新建村,方位在上,故名上新庄村。 |
本村原称蛤蟆台,后演变为骟马台,故名。 |
本村自清以来是享有盛誉的“毛织品编织村”,全村80%以上的农户经营此项业务,“加牙褥子”闻名省内外。加牙系藏语。 |
周德系藏语,龙部之意,故名。 |
班隆系藏语,莲花沟之意,故名。 |
建村时因只有七户人家,故得名。 |
该地区为申中十三族(藏族)牧地,帐房居台地,故得名帐房台。 |
该地区为申中十三族(藏族)牧地,帐房居台地,故得名帐房台。 |
村居白石头较多处得名。 |
此地原有一座塔尔寺的小寺院称静房,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