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湖南省民政厅办公室印发《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沅江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湘民行发〔2015〕92号),同意撤销万子湖乡,庆云山、琼湖2个街道,设立琼湖街道,将原万子胡乡的8个村1个社区,原琼湖街道的4个村11个社区,原庆云山街道的管辖范围合并设立琼湖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琼湖街道辖保民、九只树、塞南湖、榨南湖、白泥湖、万子湖、管竹山、澎湖、莲花、明朗山、白沙湖、小河嘴、渔舟13个建制村,王家亭、百乐、杨泗桥、新兴、新建、金田、韩家汊、山巷口、新和、五岛、太白、书院、庆云山、和平、义和、大桥、湘北、加禾18个社区,总面积249.87平方公里,总人口84374人(2010年),办事处驻跑马岭路182号(原琼湖街道办事处驻地)。 |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为药山县治之所。 隋开黄十八年改名沅江县,此后历为沅江县城。 清代属河保、白保,民国分属白河乡、大同乡。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属团山寺区、一区、二区、南竹山乡。 1958年属三眼塘人民公社、三眼塘区。 1995年10月撤区并乡,撤销杨枚山乡,并入三眼塘镇;撤销莲子塘乡、南竹山乡、并为竹莲乡。 2005年建镇,竹莲乡并入三眼塘镇,称三眼塘镇。 2016年,改三眼塘镇为胭脂湖街道。 |
1965年,建四季红人民公社。 1987年,改称四季红乡,均隶属阳罗区。 1990年,撤乡建镇。 |
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为重华县治,后沉陷为湖洲。 民国时期,相继成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属第八区、双华乡、双华人民公社、共华人民公社、泗湖山区管辖。 1995年,设镇。 |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即属沅江县域。 明洪武十年(1377年),沅江并入龙阳县(今汉寿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恢复沅江县建制。 清、民国时期,沿袭,赤山以骑龙分水为界,山之西半部仍隶汉寿县,先后设赤山总、蠡山乡;东半部归隶沅江县,设赤江湖保、蠡云乡。 1950年12月,蠡山乡划归沅江改名北蠡乡。 1958年10月,始设赤山公社,其后改为赤山片、南嘴乡。 1995年10月,设镇,明月乡、目平湖乡并入。 |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即属沅江县域(时名药山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沅江并入龙阳县(今汉寿),洪武十三年(1380年),自龙阳分出,恢复沅江县建制。 清、民国时期,沿袭。 赤山以骑龙分水为界,山之西半部仍隶汉寿县,设赤山总,东半部归隶沅江县,设赤江湖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汉寿管辖区域设蠡山乡,沅江管辖区域设蠡云乡。 1950年12月,属汉寿管辖之赤山西半部划归沅江县。 1952年4月,属沅江九区管辖。 1954年3月,改属一区管辖。 1955年6月,改名赤山区。 1956年9月,撤区并乡,时葵花乡、丽蠡乡、兰花乡、莲花乡、古楼乡、龙山乡并为杨阁老乡,驻地老屋村。 1958年10月,赤山人民公社成立,公社机关驻明月湾。 1961年4月,赤山复区,辖地仍为杨阁老乡,驻地未变。 1961年11月,赤山所设的杨阁老人民公社、赤山人民公社分为杨阁老、龙山、明月湾、百家沟、赤山5个人民公社,龙山人民公社驻地新湾村。 1978年6月,撤区建制,5个人民公社合并改为赤山人民公社,原5个公社则改称为“片”,驻地新湾村。 1980年2月,赤山恢复区建制。 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 1985年2月,龙山乡改名新湾镇。 1955年10月,撤区并乡建镇,新湾镇和杨阁老乡全部及明月乡的明月、柏村两个村合并成新湾镇。 |
明清时期,此处为湖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属湘阴县锡安乡。 1954年12月,划入沅江县。 1958年10月,围垸建地方农场。 1961年3月,转为国营农场,先后隶属省农垦局、益阳行署。 2000年8月,农场改制建镇划归沅江市。 |
明嘉靖年间,为南大膳湖。 清代,逐渐成洲。 民国五年(1916年),筑垸,始属湘阴县锡安乡。 1954年,划入沅江县先后为三区、双丰乡、义南乡、南大区、南大人民公社辖域。 1995年,撤区并乡,南大乡并入南大膳镇。 2005年,北大乡、双丰乡并入南大膳镇。 |
民国以前,为青草湖,间有洲土。 民国四年(1915年),境内始修同乐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属第五区、七区、金南乡、大成乡、南大人民公社。 1965年,从南大区析出设黄茅洲区。 1995年10月,撤区并乡,设黄茅洲镇、志成乡。 2005年10月,志成乡并入。 |
历为沅江县域。 明清时期,为青草湖。 民国时期,始堤为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属六区、草尾镇、草尾人民公社、草尾区。 2005年9月,熙和乡、大同乡并入。 |
明清时期,为青草湖,光绪年间始筑小垸。 1950年3月,建阳罗洲镇,隶属沅江县第五区。 1955年6月,改为阳罗区。 1956年2月,宝三乡并入。 1958年10月,并入草尾人民公社。 1966年2月,复属阳罗区。 1986年12月,阳罗乡并入。 1988年,分置阳洲镇和宝三乡。 1995年,撤区并乡,宝三乡并入。 2005年11月,撤乡并镇,七子泱乡并入。 |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修阜安垸,此后逐渐挽修小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六区、共和乡。 1958年,建立共华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共华区、辖新华、白沙、新港、黄土土包4乡。 1995年10月,撤区设共华镇。 2005年,新华乡并入。 |
全域历为沅江县域。 1953年以后,分属第十区、万子湖乡、万子湖芦苇场、东南湖芦苇场管辖;2005年11月,万子湖芦苇场、鲁马湖芦苇场、东南湖芦苇场合并为南洞庭湖芦苇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