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邑县安仁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大邑县安仁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原“汪安村”和“龙井村”解放(1949年底)前夕属大邑县上安乡第九保和第七保,解放初为上安乡农协会治安委员会第九分会和第七分会。

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设置为上安乡“汪庵村”和“九龙村”。

1958年10月属大邑县唐安人民公社(由上安乡和唐镇乡斜江河以西地域组建),第十和第九管理区。

1961年6月撤销唐安(乡)公社,原上安乡成立上安人民公社,汪庵村和九龙村设为上安公社“汪庵大队”和“九龙大队”。

1981年3月31日更名为“汪安大队”和“龙井大队”,更名原因前者是为了区别自然村“汪庵(子)”,后者是因县内有同名大队。

1984年3月底,改称为上安乡汪安村和龙井村。

1992年10月14日上安乡并入唐场镇,1998年11月18日上安乡又划出另置为上安镇,其间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汪安村、龙井村合并为汪安村。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汪安村和金鸡村合并为汪安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原陈河村属大邑县元兴乡第三保,原天寿村属第四保和第七保。

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分别设置为元兴乡“陈河村”和“天寿村”。

1958年10月陈河村属大邑县锦江人民公社第四管理区。

天寿村为第五管理区。

1959年初锦江公社更名为元兴公社,1962年第四管理区改为公社第五生产大队,第五管区改为第六大队。

1981年3月31日第五大队更名为陈河大队,第六大队更名为天寿大队,1984年3月底改称为元兴乡陈河村和天寿村。

1992年10月14日元兴乡并入安仁镇,1999年8月18日又划出复置元兴乡,2001年10月9日元兴镇,2004年9月8日元兴镇并入安仁镇,其间各村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陈河村、天寿村合并设置为“陈河村”。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陈河村和石瓦村合并为陈河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原五星村属大邑县安仁乡第八保,原恒星村属第六、第七保。

1951年3月土地结束时第八保设为安仁乡五星村,第六、第七保设为安仁乡复兴村和恒心村。

1954年复兴村与恒心村合并设为合兴村。

1958年五星村与合兴村分别成为安仁人民公社第十一管理区和第十管理区。

1961年改设为公社五星大队和合兴大队。

1981年3月31日合兴大队更名恒星大队。

1984年3月底“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各专名部分不变。

1985年6月安仁乡撤并入安仁镇,各村村名不变,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五星村和青杠村合并为五星社区。

解放(1949年)前夕,属大邑县安仁乡第二保。

1951年3月“土改”结束设置为安仁乡金光村。

1961年为安仁人民公社金光大队。

1984年4月起改称为安仁乡金光村。

1985年6月安仁乡并入安仁镇,村名不变,沿用至今。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金光村和瓦窑社区合并为金光社区。

原新福村和新寿村解放前夕(1949年底)分别属大邑县蔡镇乡第七保和第六保。

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设置为蔡镇乡新柏村和新寿村。

1958年蔡镇乡成立万星人民公社,为公社的新柏管理区和新寿管理区。

1959年初万星公社更名为蔡场公社。

1961年两村被设置为蔡场公社第七生产大队和第六生产大队。

1981年3月31日更名为新福大队和新寿大队(并从新寿大队划出一部分地域设置为新寺大队)。

1992年10月14日蔡场乡和韩场乡合并设置为韩场镇。

2005年5月20日新福村和新寿村合并沿用新福村村名。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新福村和万石社区合并为新福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原“昌盛村”和“回龙村”属大邑县上安乡第一保和第二保,解放初为上安乡农协会和治安委员会第一、第二分会。

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设置为上安乡“昌盛村”和“回龙村”。

1958年10月上安乡唐镇乡的斜江河以西地域组建为唐安(乡)人民公社,两村均属公社第四管理区。

1961年6月撤销唐安(乡)公社,原上安乡成立上安人民公社,两村分别设为上安公社昌盛大队和回龙大队。

1984年3月底,改称为上安乡昌盛村和回龙村。

1992年10月14日上安乡并入唐场镇,1998年11月18日上安乡又划出另置为上安镇,其间各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两村合并为1个村,仍名“昌盛村”。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新安社区和昌盛村合并为昌盛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原“韩延村”和“邱家村”分别属大邑县韩镇乡第五保和第四保。

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设为韩镇乡韩镇村和邱家村。

1958年10月韩镇乡成立群峰人民公社,俩村分别为公社的“韩延管理区”和“邱家管理区”。

1959年初,群峰公社更名为韩场公社。

1961年8月俩管理区改为公社的第六和第七生产大队,1981年3月31日又更名为韩延大队和邱家大队。

1984年4月起,改称为韩延乡韩延村和“邱家村”。

1992年10月14日韩场乡和蔡场乡合并设置为韩场镇,1998年11月10日蔡场乡又划出复置,其间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韩延村和邱家村合并为1个村,村名定为“韩延村”。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兰田社区和韩延村合并为韩延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原唐场社区(俗称街村)属大邑县唐镇乡第九保。

原双合村分属于唐镇乡(一、四、九)3个保。

1951年3月“土改”结束时,唐场社区被设置为唐镇乡“斜江村”,双合村被设为唐镇乡“三合村”,斜江村因地处斜江河边,三合村由3个“保”的属地组合而成。

“斜江村”1969年改为“唐场街道居委会”,1981年3月底更名为上泉大队,1984年3月底改称上泉村,1985年9月又改为唐场镇街道居委会,俗称“街村”。

双合村1956年划属蔡山村。

1958年属大邑县唐安人民公社第三管理区。

1962年属唐场公社第四大队。

1981年3月底四大队更名为蔡山大队并划出一部分地域设为“双合大队”。

1984年3月底改称为唐场乡双合村。

1985年9月唐场乡改为唐场镇。

2004年9月8日唐场镇并入安仁镇,各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双合村和唐场街道社区合并组建为安仁镇“双合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原“锦江村”属大邑县元兴乡第十保、原“蔡山村”属唐乡第四保。

1951年5月元兴乡第十保设置为元兴乡锦江村,同年3月唐镇乡第四保设置为唐镇乡蔡山村。

1956年2月锦江村由元兴乡属唐镇乡。

1958年10月元兴乡成立锦江人民公社,锦江村划属锦江公社,为公社的锦江管理区。

1959年初锦江公社更名元兴公社。

1961年6月锦江村管理区又划属唐镇乡,同时唐镇乡成立唐场人民公社,锦江村设为唐场公社第十一大队。

1958年10月蔡山村为唐安公社第三管理区。

1961年6月唐安乡公社被撤销,同年成立唐场公社,蔡山村被设为唐场公社第三大队。

1981年3月31日唐场公社三大队、十一大队分别更名为蔡山大队和锦江大队。

1984年3月改称为唐场乡蔡山村和锦江村。

1985年9月唐场乡改置为唐场镇,2004年9月唐场镇并入安仁镇,其间各村名未变。

2005年5月20日蔡山村和锦江村合并为1个村,村名定为“蔡山村”。

2015年11月体制改革,更名为蔡山社区。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双合社区和蔡山社区合并为唐场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永兴村、普乐村分别属大邑县苏家乡第六保和第七保。

1951年10月“土改”结束时设为苏家乡永兴村和普乐村。

1956年2月撤销苏家乡,永兴村和普乐村被划属大邑县元兴乡。

1958年10月永兴村、普乐村分属锦江人民公社第十一和第十管理区,1959年初锦江公社更名为元兴公社。

1962年1月复置苏家乡,永兴村、普乐村还属苏家乡,同时成立苏家人民公社,两村被设置为苏家公社第十一大队和第十大队。

1981年3月31日更名为永兴大队和普乐大队。

1984年3月底改称为苏家乡永兴村和普乐村。

1992年10月14日苏家乡撤并入安仁镇,1999年8月18日从安仁镇划出置为苏家镇,其间各村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永兴村、普乐村合并为1个村,村名沿用永兴村名称,至今。

解放(1949年底)前夕,属大邑县安仁乡第十三保。

1951年3月“土改”结束时设置为安仁乡“新民村”。

1961年设为安仁人民公社新民大队,1981年3月31日因与县内鹤鸣公社新民大队同名而更名为“齐堰大队”。

1984年3月底改称为“齐堰村”。

1985年6月安仁乡撤入安仁镇,齐堰村村名不变。

后更名为齐埝村。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改为齐埝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原香林村和联群村分别属崇庆县(今崇州市)崇德乡第二保与第三、第四保。

1951年设置为崇德乡新民村和白鹤村。

1953年3月5日被划属大邑县苏家乡,后来白鹤村更名为联群村。

诸姓,百户、数千群众联结同心之意。

1956年2月撤销苏家乡,新民村、联群村被划属大邑县安仁乡1958年同属安仁人民公社管理区。

1962年1月复置苏家乡并成立苏家人民公社,新民村、联群村复归苏家乡,设为苏家公社第四和第五生产大队。

1981年3月31日更名为苏家公社香林大队和联群大队。

1984年3月底改称为苏家乡香林村和联群村。

1992年10月14日苏家乡撤入安仁镇,1999年8月18日苏家乡从安仁镇划出设置为苏家镇、其间名村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香林村、联群村合并为1个村,村名沿用原香林村名称。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后并为香林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五合村”和“郑杨村”分别属大邑县韩镇乡第二保和第一保,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设置为“五合村”和“郑杨村”。

1958年10月韩镇乡成立群峰人民公社,分别为公社的五合管理区和郑杨管理区。

1959年初群峰公社更名为韩场人民公社。

1961年8月两个管理区改为公社的第十和第十一生产大队。

1981年3月31日又更名为公社的五合大队和郑杨大队。

1984年4月起改称为“韩场乡”“五合村”和“郑杨村”。

1992年10月14日韩场乡和蔡场乡合并置为韩场镇,1998年11月10日蔡场乡又划出复置,其间各村不变。

2005年5月20日五合村和郑杨村合并为1个村,村名定为“五合村”,至今。

解放(1949年底)前夕,原团结村和革新村分别属大邑县安仁乡第十二保和第十四保。

1951年3月“土改”结束时设为安仁乡团结村和革新村。

村名分别表示团结一心和除旧革新之意,1961年设为安仁人民公社团结大队和革新大队。

又称第九大队和第八大队。

1984年3月改称为安仁乡团结村和革新村。

1985年6月安仁乡撤并入安仁镇。

各村村名不变。

2005年5月20日团结村、革新村合并为“新团村”,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改为新团社区。

解放(1949年底)前夕,广贤村属大邑县元兴乡第八保。

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设为元兴乡广贤村。

1958年10月元兴乡成立锦江人民公社,为公社的广贤管理区,又叫第八管理区。

1959初锦江公社更名元兴公社。

1962年广贤管理区改为元兴公社第十一生产大队。

1981年3月底更名为广贤大队。

1984年3月底改称为元兴乡广贤村。

1992年元兴乡并入安仁镇,1999年8月18日又划出复置元兴乡,2001年10月9日元兴乡改置为元兴镇,2004年9月8日元兴镇并入安仁镇,其间各村村名未变。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广贤村和新石村合并为广贤村。

原白马村和川旺村解放(1949年12月底前)前夕属大邑县董镇乡第七保和第八保。

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设置为董镇乡白马村和川旺村。

1958年属董镇人民公社第十管理区。

1962年1月,董镇公社更名为董场公社,分別为公社第六和第七生产大队。

1981年3月31日更名为白马大队和川旺大队。

1984年3月底,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

其专名不变。

1992年董场乡和龙凤乡合并置为董场镇,村名不变,仍为白马村和川旺村。

2005年5月20日两村合并为白马村。

2020年5月25日村社区建制调整,白马村和兴隆村合并为白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