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坭乡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乡名为名。2000年设立白坭乡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白坭社区位于白坭乡场镇。总人口161人,85户,在家劳动力人数101人,外出务工21人,公路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0亩、林地0亩(其中:旱地0亩,全村主要以外出务工和本地小商品为经济来源。)。 |
桃源村位于白坭乡西北部,距离白坭乡政府5.3公里。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7人,149户,在家劳动力人数143人,外出务工364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1320.93亩、林地49905亩(其中:旱地1320.93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土豆、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 |
梓荆村位于白坭乡西南部,距离白坭乡政府6.8公里。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5人,154户,在家劳动力人数243人,外出务工242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1379.81亩、林地16313亩(其中:旱地1379.81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土豆、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冬李、符子、老鸟药、重楼为主。)。 |
大方岭村位于白坭乡东部,距离白坭乡政府7公里。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35人,319户,在家劳动力人数425人,外出务工710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1708.5亩、林地18000亩.其中:旱地1708.5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土豆、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现有一个‘盘龙寨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中福村位于白坭乡东部,距离白坭乡政府3.4公里。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5人,100户,在家劳动力人数105人,外出务工250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539.81亩、林地4313亩(其中:旱地539.81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土豆、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红豆杉为主。)。 |
该村境内有一寺名为“构枝寺”,村以寺名。1957年由白坭公社副社改名为前进大队,1980年设立构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构枝村位于白坭乡西南部,距离白坭乡政府2.5公里。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9人,119户,在家劳动力人数152人,外出务工247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708.35亩、林地5034亩(其中:旱地5034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 |
原丛林村、金泉村合并,新村取“林”“泉”二字得名“林泉”,故名。2020年5月14日村建制调整,将丛林村、金泉村合并,设林泉村村民委员会,活动阵地(办公地点)驻原金泉村村委会驻地。 林泉村位于白坭乡中部,距离白坭乡政府1公里。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5人,135户,在家劳动力人数106人,外出务工214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1073亩、林地16522亩(其中:旱地1073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土豆、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 |
岩福村位于白坭乡东部,距离白坭乡政府6.5公里。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5人,105户,在家劳动力人数177人,外出务工158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774亩、林地6736亩(其中:旱地774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土豆、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现有一个北川羌族自治县夏禹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
该村境内的大力发展红豆杉种植产业,故名为红豆杉村,故名。2020年5月村建制调整,将苦竹村、大坪村合并,设红豆杉村村民委员会,活动阵地(办公地点)驻原大坪村委会驻地。 红豆杉村位于白坭乡中部,距离白坭乡政府0.1公里。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7人,194户,在家劳动力人数315人,外出务工205人。公路通组情况良好,该村耕地面积为838亩、林地7132亩(其中:旱地838亩,全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大春以玉米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