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这里人烟稀少,又由黄水冲积形成了一个北高南低的空旷地面,外形很像一个大河滩,李氏先祖于清初在此安居耕种,取名大滩李。 |
张小庙原名陈小庙,因原住户姓陈,在村南建有一座小庙,后来移居一户张姓人家,张姓人口发展兴旺,后陈姓绝户,便更名为张小庙。 |
本村自1958年建村,当时此地是一个县办农场,有青年300余人,这些人是从各乡抽来的,有些人携家人一同迁来的,由于距四周村落距离较远,位于各村之间,地势低洼,县里据此取名为中庭湖。 |
清乾隆七年(1742),许姓先祖许公谨从今北郊乡的孙楼自然村搬迁于此,取名许庄。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本村一户人家移村子南边居住,取名小许庄,则许庄渐演变为大许庄。 |
据碑文记载,先祖乃山东枣林庄之旧族。明洪武年间,奉旨迁居此地。清道光五年(1852),为防匪患,鲁氏族长组织筹款,历时两年半,环村修有砖结构砦墙,全长3.65千米,四角有炮楼,挖护寨河两道,宽数丈,深数尺,整个工程费白银千两,粮食数百石,因全村人均鲁姓,取名鲁寨。 |
明弘治年间,顾氏兄弟3人奉旨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发现此地是宋朝金兀术侵犯中原时扎营的遗址,故名顾营。 |
明末,有一对苗姓夫妇,从郸城任集苗氏三门迁到这里,在此开一菜园,后来发现南宋时金兀侵入中原在此安过营盘,故改为苗营。 |
清康熙年间,耿姓由今郸城县巴集西耿塘迁移此地,当时只有2、3户人家,都姓耿取名耿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