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2年度陇南市卫生村(社区)[13]

2022年度陇南市卫生村(社区)[13]

  2022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把创建卫生乡镇村社区单位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卫生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经考核评审和公示,市政府决定命名武都区甘泉镇等17个乡镇为“陇南市卫生乡镇”、武都区石门镇下白杨村等193个村为“陇南市卫生村”、武都区钟楼街道旧城山社区等12个社区为“陇南市卫生社区”、武都区八一中学等46个单位为“陇南市卫生单位”。
  明朝末年,由朱姓人家建村居住,又因地处高山上,故名。1958年为西和县马元公社喻彭大队第四队和第五队,1985年为晒经乡朱山村。朱山村……。
  刘家河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晒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5208212。
  传说,建村时,沟内有一寺院,名为牛寺,故命为牛寺沟村,后因寺院倒塌,后改名为牛尾村至今。1949年属晒经乡,1958年划归马原公社,1962年设立晒经公社后属晒经公社张河坝大队第6、第7和第8生产队,1968年又合并于马原公社,1980年恢复晒经公社后又属晒经公社张河坝大队,1983为晒经乡牛尾村至今。牛尾村……。
  建村时村内兰姓人居多,故命为兰湾村。1949年属晒经乡。1958年划归马原公社。1962年设立晒经公社后属晒经公社兰湾大队。1968年又合并于马原公社。1980年恢复晒经公社后又属晒经公社兰湾大队。1983为晒经乡兰湾村,2004年与王庄村合并为兰湾村至今。兰湾村……。
  民国时期,闫坝有一寺院,名叫闫家寺,后因寺院被毁,故改名为闫坝设村。1978年以前,原属于石峡公社,归属六巷公社廖坝大队,1980年以后从廖坝大队分出闫坝大队,1983年改设村委会属六巷乡至今。闫坝村……。
  戚家村,因戚姓居多,故而得名戚家村。1951年撤镇设城关乡,1984年建镇后设立戚家村村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沿用至今。戚家村……。
  因处两当县城关镇城中心,故称城关村。1951年撤镇设城关乡,1958年徽县、成县、两当县三县合并划为两当公社城关大队,1984年建镇后设立城关村村民委员会。城关村……。
  因下设三组有张坪组、杨坪组、李湾组(李坪),故而得名三坪村。沿用至今。1974年之前是三坪生产大队,后更名为三坪村,沿用至今。三坪村……。
  西坡村因境内有西坡岭而得名,因亮池寺在其境内。1974年之前叫做西坡公社,1974年之后更名为西坡村。西坡村……。
  因该地为武都旧城所在地而得名。1950年属城关区旧城乡。1958年属白龙红旗公社。1966年属城郊公社。1985年隶属城关镇,成立旧城山社区。2014年因区域划分,归属武都区钟楼街道。旧城山社区……。
  原名城关村,新建后改称城关新村。1950年建政属龙江联合乡。公社化时为城关公社白龙江红旗大队。1976年撤销红旗大队改为城关村,1998年建城关新村,2002年由村转社区,命名为城关新村社区,沿用至今。城关新村社区……。
  相传明代刘伯温在三斩梁斩龙脉时,龙的血液流至本处,先人们用黄土将龙血盖住,故取名黄家坝。以地处上游而称上黄家坝。1950年建政属旧城乡。1951年属城关区城关联合街政府管辖。1955年归两水乡管辖,为黄家坝村。1966年归城郊公社管辖,为黄家坝大队。1980年划分为两个大队,即上、下黄家坝大队,此处为上黄家坝大队。2002年为城关镇上黄家坝村。2014年为吉石坝街道上黄家坝社区。上黄家坝社区隶属于……。
  清代同治年间有天水瓦窑坡何姓族人迁居此地,故而得名。1950年建政属城关区旧城乡。1958年属姚寨公社,1966年属城郊公社,为何家山大队。1983年起城郊公社改为城郊乡,为何家山村。2014年城郊乡析置江南街道和姚寨镇,何家山属江南街道,改为何家山社区。“5•12”地震后,何家山社区整村易地搬迁至江南街道易民小区。何家山社区……。
  因为此地多是张姓居民聚居在山咀处,遂名张家咀。1950年建政属城关区旧城乡。公社化时属城郊公社。1966年属城郊公社,为张家咀大队。1983年为城郊乡张家咀村村民委会。2014年城郊乡析置为江南街道事处和姚寨镇,张家咀属江南街道管辖的社区。张家咀社区……。
  因山大沟深,得名深沟。1950年建政属城关区旧城乡。1958年属姚寨公社,1966年属城郊公社,为深沟大队。1983年城郊公社改为城郊乡,为深沟村。2014年属江南街道,为深沟社区。2008年地震后,深沟社区整村易地搬迁至江南街道易民小区。深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