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1年淘宝村[15]

2021年淘宝村[15]

  近日,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村、淘宝镇名单。
  福清的西部原来是杂草丛生的大草埔,作为牧羊放养之用,所以被村人称为“羊埔”。后来采用其谐音遂为今名。宋属太平乡修仁里,有洋埔境,美林境。明属北隅修仁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修仁乡,1943年属融城镇瑶峰乡。美林村属前亭保为4甲,上洋埔,下洋埔属洋埔保为8甲,1950年属第1区洋埔乡,1955年属茶亭区洋埔乡,1956年属茶亭区音西乡,1958年成立洋埔大队属城关公社,1961年属音西公社。1……。
  村庄四周储存大量花岗石,曾名石库,方言谐音定今名。旧属崇德乡,时和里,有太平西境,元沿之。明属南上隅时和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龙田镇,1943年设22甲为积库保属龙田镇福塘乡,1950年属3区为积库乡,1959年属龙田镇为积库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积库村委会。积库村简介 积库村位于龙田镇西部,5个自然村,现有1919户,总人口7498人,45个村民小组,党员 80个,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
  渐美村是一个省级文明村,已经连续多届获得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渐美村坐落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至——海沧区政府旁、海沧体育中心,南至——海沧人才市场,西至——翔鹭石化、宁店村,北至——马青路。 渐美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芦坑、渐美。目前有常住人口2658人,外来务工人员16000多人,其中芦坑常住1000人,外来务工人员2500人。 渐美村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经过多年建设,“一村一品”建设取……。
  新垵村位于磁灶的北部,与南安市官桥镇相邻,距磁灶镇区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324国道穿境而过,磁新公路连接磁灶镇区与新垵村,通向晋江市区。 区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55亩,辖6个自然村,分别是妹山、新垵、高厝林、石湖边、杏当、山仔,截止2008年,有13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4500人,1045户,外来人口1000多人。……。
  因村委会驻地石塘社,故名。原属海澄县三都。清朝时,这里属崇隆保。民国时期,1940年,为第四区(后名海沧区)金钟乡石塘保。1946年5月属金霞乡石塘保。建国后废除保甲制,为第四区(海沧)石塘乡。1958年4月撤区并乡,此地为海沧乡管辖。1958年8月,划归厦门市,属厦门市郊区海沧公社,设石塘大队。1961年从海沧公社析设渐美公社,辖之。1964年渐美公社复入海沧公社。1984年改为海沧乡(1986……。
  东埔村位于厦门市西南方,与漳州市角美投资区接壤,东至第一农场,西临漳州角美,南至角美社头村,北至现鹰厦铁路编组站。东埔村属海沧区东孚镇管辖内的一个自然行政村,由六个小组组成,总户数有630多户,人口约2000多人,外来人口有1000多人,总面积约166万平方米,耕地面积1700多亩,现已被政府征用总面积(包括东孚三期,厦深铁路、厦成高速路)有1100多亩,村庄面积约50多万平方米,现主要的经济来源……。
  原有樟脚、墓林两片树林,以“双凤藏林”取名凤林美。明属仁德里十一都。清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集美乡洪林尾保,后属凤安保。建国初先后属集美乡、侨英乡。1958年10月属集美公社霞梧大队。1959年霞梧大队划入后溪公社。1961年9月属侨英公社;1964年5月复属后溪公社。1962年霞梧大队拆分为叶厝、浒井、凤林3大队。1984年改后溪乡(1991年改镇)凤林村委会。1992年土地征用,1993……。
  坑内村  坑内村位于灌口镇西南侧,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677人,流动人口1517人。全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拥有厦工机械、银华机械、闽长鹭等多家重点企业,农业生产以蔬菜种植和鱼业养殖为主。辖区旅游资源丰富,景色宜人的坑内水库和拥有华东地区最大滑草场的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便坐落于此。坑内水库的农家乐以农家菜和野味闻名于厦门。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则是厦门第一个以运动为主……。
  深青村  深青村东起狗温群,西至牛岗岭,南起虎尾庵,北至前山村交界处,位于324国道旁,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50人,流动人口约1500人。深青村历史悠久,保存有福建省内现今唯一完好无损的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宋朝古驿站—深青驿站,以及市级涉台文物泽深宫等古迹,每年都有多批台湾进香团来此祭祖拜谒,成为两岸宗亲和文化信仰的交流平台。2007年,深青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环村公路等一批基……。
  上塘村  上塘村位于灌口镇西面,324国道旁,现有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790人。全村经济以农业为支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2007年,上塘村被确定为全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之一,按照“先行实验,取得经验,稳步推开”的思路,经过4年的建设,上塘村逐步成为了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2011年顺利通过农村社区全覆盖工作验收。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经……。
  双岭村  双岭村位于灌口镇西北部,地处324和319国道交接处。双岭村(小岭)古称秀岭,1949年以前名为西保(东辉村为东保,两村合称东西保),1958年小岭和大岭合并后,统称为双岭。双岭村自然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越尾山坐落于此,其半山腰上耸立着一俊一俏两个闻名的山岭----龙公岭和龙母岭,这“虎卧越尾,龙藏双岭”的独特地貌特征成为了双岭村的形象天使。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1512户,共500……。
  李林村  李林村位于国道324沿侧,面积3.9平方公里,现有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617人,流动人口约1.4万人。该村耕地面积1200亩,主要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近年来,涌泉工业区等300余家企业的入驻,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当前,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和服务业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10176元。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村共实现主干道道路硬化64112平方米,建有篮……。
  顶许村  顶许村位于灌口镇东北角,与后溪镇前进村和第二农场相邻,324国道纵穿而过,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有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981人,流动人口4222人。村中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如:下许祠堂、破寨、净心堂、张庄大厝等,其中,净心堂以名士参与多、楹联字体多、信徒多、神明多、而闻名。全村容村貌整洁,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活跃,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健身路径、文化活动室、科普长廊、戏台等文化设施齐全,……。
  三社村  三社村位于灌口镇东南方,东至杏林中亚城、大学康城,西邻涌泉工业园,南接厦工机械集中区,北与后溪镇厦门北站为界,面积5.2平方公里,有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023人,流动人口2800人。2007年,被列为市、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以畜牧业(牛、土鸡、土鸭)、淡水鱼养殖业为支柱产业,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7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1247元。近年来,三社村曾获得市、区……。
  陈井村  陈井村地处灌口镇南面7公里处,东与杏林镇西滨距两公里,西南与东孚镇贞岱村相邻,东南面临海与新垵相望,全村分为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42人,耕地面积2322亩,水田1650亩,鱼塘2500亩,主要发展水产业、养殖业、农业以水稻、花生、蔬菜、水果、畜牧业等。2010年人均年总收入为9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