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1年度云南省美丽村庄[22]

2021年度云南省美丽村庄[22]

  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21年度美丽村庄名单,共1053个村庄入选。
  原来整条河谷都是草甸子,地处甸头、甸尾的中间,故名甸中。解放前曾设有乡、保、甲制;1949年解放,建立乡政府,后成立两个高级社;1958年改称甸中管理区;1962年至1972年改称小公社;1972年后改称甸中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恢复区建制,下设小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原小乡改称村公所(办事处);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村公所(办事处)改称村民委员会至今。甸中村……。
  果期:哈尼语“郭居”的化名,郭家先。1956年属牛角寨区管辖叫果期乡;1972年更名为果期大队属牛角寨公社管理;1987年4月农村体政改革恢复区、乡,叫果期乡;1988年更名为果期村公所属牛角寨乡;2000年月更名为果期村公所;2017年4月为牛角寨镇果期村民委员会至今。果期村……。
  因建村于金水河与勐拉河汇合处的山丘上,村民委员会原驻地金水河村,故名。1947年由河口县划归金平后设过金水河乡;1950年建政时,在金水河村建立金水河乡;1970年改名前锋大队;1973年更名金水河大队;1983年改名为金水河乡;1987年12月改称金水河村公所;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时改称为金水河村委会,为方便群众,村委会办公地点从金水河村搬迁至金水河镇政府所在地那发街,名称沿用至今。金水河村……。
  “猛”指地方;“硐(董)”指坝子。意为有坝子的地方,以村居坝子而得名。1954年建乡。1958年设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队。1962年改为小公社。1971年又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1988年改为行政村。2000年9月改为猛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猛硐村……。
  2000年9月由分水岭村公所改为分水岭村民委员会。分水岭村……。
  2000年9月由八宋村公所更名为八宋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八宋村……。
  因部队在此地扎营得名。建国后属八布区。1958年7月成立管理区。1961年2月改为大队。1962年8月改为小公社。1970年5月改为大队。1983年10月改为乡。1988年3月改为行政村。2000年1月改为营盘山村民委员会至今。营盘山村……。
  由马白镇、八寨镇、仁和镇等10个乡(镇),小河二村、坪子上、天生桥等236个村小组易地搬迁到园区安置。2018年11月2日经批复成立南山幸福社区居民委员会。南山幸福社区……。
  壮语:叮——石;当——立,村旁的石头较多。因驻叮当村,故名。1949年前属北藩乡。1950年后属者兔区里纳乡。1958年属底圩公社里纳管理区。1961年分设叮当大队。1984年建叮当乡。叮当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8月村改委,前身是叮当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叮当村……。
  壮语:石——地方,尧——鹞鸟,本村民风民俗纯朴、文化底蕴深厚。居住的地方鹞鸟多,驻石尧下寨。因驻石尧村,故名石尧村民委员会。1949年前属北藩乡。1950年属者兔区称石尧乡。1958年为底圩公社石尧管理区。1961年为石尧大队。1962年为小公社。1970年复称石尧大队。1984年恢复石尧乡。石尧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5月7日村改委,前身是石尧行政村,村改委后沿用至今。石尧村……。
  壮语:八为口,播为水井,意为水井前的村子。壮家人喜欢依山傍水,八宝河水是河野冒出来的,像井水一样,故名。1957年称为“区”。1966年改名为小公社。1971年称为八宝大队。1983年改为八宝办事处。2000年改名为八宝村委会。2020年11月28日改为八宝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八宝村……。
  乐共系壮语:乐——下;共——粮仓。原名“乐贡”,清朝道光年间曾在本村下设塘,征粮设仓屯,又是广南马帮通往剥隘的必经之驿道,故名乐共村。1949年前属八宝乡。1950年设乐共行政村。1952年设乐共乡。1958年公社化改称乐共管理区。1961年改称乐共大队。1962年称乐共公社。1970年又改称乐共大队。1984年称乐共乡。乐共村民委会员成立于2000年6月1日村改委,前身是乐共乡,2000年6月1……。
  壮语:原名八戛,八——口;戛——赶场;因村前集中赶过集得名,原名八戛,因“甲”戛两音相近,后演变为“八甲”,故名八甲村民委员会。解放初1949年属八宝乡。1950年设八甲行政村。1952年设八甲乡。1958年称八甲管理区。1961年称八甲大队。1962年称八甲公社。1970年又称八甲大队。1984年称八甲乡。1990年称八甲办事处。2000年6月称八甲村委会,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八甲村民委会员成立……。
  壮语:原名阿也——河头之意,后改为河野。本村属于河野小组所在地,故命名河野村。1949年前属八宝乡。1952年属板幕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板幕管理区。1961年从板幕管理区划出设河野大队。1981年将甲坝、板幕两个大队的部份村寨并入任称河野大队。1984年改称河野乡。河野村民委会员成立于2000年6月村改委,前身是河野乡,2000年6月改为河野村民委会员后沿用至今。河野村……。
  解放初期1979年设为甘蔗园生产大队。1980年至1990年为甘蔗园乡人民政府。1991年至2000年改为甘蔗园办事处。2000年6月村级体制改革后为甘蔗园村委会。甘蔗园村民委会员成立于2000年6月村改委,前身是甘蔗园办事处。2000年6月改为甘蔗园村民委会员后沿用至今。甘蔗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