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20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12]
2020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12]
2020年,浙江大力开展“一村万树”行动。经组织验收,省林业局公布2020年度建成的430个“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一起来看看你家乡有没有上榜。 |
龙山村位于街亭镇中部,距集镇3公里,距诸暨市区11公里,由原胡家、老龙、珠龙湖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3.68平方公里,2007年全村总人口1267人。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全村有耕地面积1287亩,其中水田面积1208亩,有粮食规模种植经营户5户。同时,村民还从事多种种养殖业,发展畜禽水产养殖、花木种植和茶叶的加工,有禽养殖专业户2户,水产养殖户2户,花木种植场1家,初制茶加工厂1家。…… [详细] |
姚王村位于璜山镇的南部山区,由姚王、高大、姚坪和方里坞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户数746户,人口2127人,党员126名,设17个村民小组。村区域面积6.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2亩,其中水田1335亩,旱地337亩。2014年村级经济总收入380.05万元,人均纯收入58000元。姚王村先后获得“市级水利示范村”、“绍兴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绍兴市兴林…… [详细] |
浬浦镇五美村位于浬浦镇东南面,距镇1.5公里,浬斯线靠村而过,东邻东白湖旅游开发区,距诸永高速互通口4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427户农户,1243人,水田645亩,山林4100余亩,农村经济总收入7725万元,全村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2人,村党支部有党员29人。产业以种植为主,个私经济发展,有家庭剑杆织机70余台,2001年被命名为文明村,2006年被诸暨市农村建设办公室列为新农村创建…… [详细] |
岭北镇孚家湖村由孚家湖、平原山两个村合并而成,村民户数460户,总人口1283人,党员人数44人,村域面积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3亩,山林面积6070亩。…… [详细] |
绿剑村位于同山镇南部约三公里处,由原古竹村、周都村、王家大门村3个自然村合并,全村总户数631户,人口1708人,分11个村民小组,有党员74人。耕地面积水田618亩,旱地411亩,山林面积4505亩,水面面积130亩。村民以种田、水果、高粱为业。2014年村集体收入536.82万元,人均纯收入12546万元。绿剑村被评为浙江省森林村庄,绍兴市小康示范村,诸暨市新村建设示范村。另外,绿剑村还在20…… [详细] |
蒋林头村地处嵊州市经济开发区(浦口街道)艇湖区块,与市区下中西社区接邻,地处城乡交接部。蒋林头村现有农户948户,人口2767人。村民中有从事经商办厂的私营业主,也有从事文艺工作的艺术家,更多的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在自己的行业中默默耕耘,展示着劳动人民的风采。蒋林头地理位置优越,有着完整的村庄规划,村庄风景优美,水系遍布,农业经济较发达,有发展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的潜力。近年来,蒋林头可谓物质文…… [详细] |
目前七八村有原七八村、岩下村、黄岩下村三个村组成。现有农户980户,总人口2750人,党员84人,劳动力人口1523人,耕地总面积1742.1亩,其中水田1546亩,旱地196.1亩,园地827亩,林地181亩,渔业养殖面积27亩,村集体收入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757元,集体资产300万元。于2005年度评为“嵊州市卫生村”;2006年度评为嵊州市级卫生村、嵊州市级文化村;2007年度被评为绍…… [详细] |
小昆村座落在海拨600多米的高山顶上,全村房屋呈错落有致的高低状态,全村455户农户,1140人口,有高山小上海之称,村里种植高山蔬菜,远销外地.…… [详细] |
碑山村是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剡湖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0683001225。 [详细] |
马溪村:本村由马溪、楼家桥两个村组成,村民委员会驻原马溪村。区域面积5.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9亩,茶园1059亩,山林5232亩。常住户数409户,常住人口1326人,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3万元。主要收入来源有茶叶、毛竹、纺织、劳务输出。…… [详细] |
金庭镇华堂村位于嵊州市东部,全村2132户,5800多人。公元354年,书圣王羲之游历金庭时,被此处秀丽山水吸引,遂携妻带子归隐金庭。华堂村由此成为书圣后裔最大的聚居地。华堂村地处卧龙山脉、毓秀山和平溪江环抱之中,与溪流、群山构成和谐的空间环境。古村保留了大批明清时期格局与风貌基本完整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村内古建筑群规模较大,类型丰富,包括庙宇、庵堂、祠堂、民宅、牌坊、桥梁、更楼、池塘、水井、水圳…… [详细] |
叶村为里南乡坐村,由下叶、中叶、上王家、里义湾、东景山、西施岩六个自然村组建而成,为市级中心村。区域面积6.94平方公里。共有579户,165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大青梅、茶叶和织机。…… [详细] |
西坑村由西一、西二、西三及石宕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有816户,总人口2086人,党员61名,村民多为陈姓。西坑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如古民居保存完好,近期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吹鼓亭这一民间文化艺术已被列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另外,还特产西坑青石。全村拥山水田788亩,旱地438亩,山林8374亩,其中石宕自然村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茶叶与采石,其余自然村村民主要收入来…… [详细] |
回山村位于新昌县西南部,距县城49公里。俗称余商,是回山镇最大的行政村。现有耕地1328亩,山林1899亩,茶园637亩。回山村的老屋依坡而建,择吉而居,顺应自然,落差达50米,从高墩往下看,错落有致的黑瓦楞屋顶、风火墙,就形成了一副别有风致的水墨画。回山村四面山丘迤逦,多条涧坑流进,村庄处于四围山水之中,故名回山。回山古时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彩烟”。居住的多数是杨姓人家。元至清属彩烟乡,民国二十…… [详细] |
大坪头村位于新林乡大坪头岗,交通方便,距新林乡政府2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70户,700人,党员31名,耕地面积620亩(其中水田385亩,旱地235亩),茶园157亩,桑园240亩,水果275亩,山林558亩,人均收入693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多元,全村主要收入是茶、桑、果、蔬菜等。村两委班子成员年纪轻、素质好、干劲足,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先后获得市级…… [详细] |
外小将村位于新昌县东部,距离县城30多公里,风景秀丽。311省道象西线穿村而过。全村396户,1122人,17个村民小组,党员45人。主要从事花木种植为主,地区生产总值3.7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808元。外小将村党支部连续5年被评为新昌县先进党组织。…… [详细] |
丁龙村全村4个自然村合并,8个村民小组,355户,962人,耕地面积417亩,山林面积2766亩,劳动力680人,2010年人均收入7603元,主要以农业为主。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能完成各项任务,共有党员28人,在各行各业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详细] |
班竹村位于天姥山主峰班竹山西山麓,104国道旁,距离县城15公里。班竹村,又堪称“天姥门户”,是古代天姥、天台和临海古驿道上的重要村落,是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村内古遗迹众多,古驿道、古街、古桥(落马桥)、古庙(司马悔庙)、古宅(章家祠堂)等标志性古建筑保存较好。历代众多诗人慕名而来,留下了诸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班竹村共有219户、598人,党员29人,2012年农村人均收入为81…… [详细] |
七星街道龙山村地处新昌县西南面,东至南明街道挂帘山村,南至南明街道荷花塘村,西至元岙村,北至磕下村和大佛寺村,104国道南复线穿境而过。全村共有246户,总人口578人,由三个村民小组组成,正式党员22名。……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