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白河乡地处红河州东南部,屏边县东南部,位于东经103°46′—103°57′,北纬22°49′—23°06′之间,东隔那么果河与文山州的马关县相望,南同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县接镶。昆河公路、滇越铁路纵贯南北,省道屏八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是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二、自然概况全乡国土总面积390平方公里,辖区地势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154米,山地面积占99%以上,属……[详细] |
俄扎乡位于元阳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02°7’一102°43’,北纬220°55’一23°4’之间。东与黄茅岭乡接壤,南与黄草岭乡毗邻,西接绿春县戈奎乡,北连沙拉托、牛角寨和攀枝花等乡。国土面积211.7平方公里。全乡辖阿东、哈脚、哈播、勐仲、三台坡、普甲、松树寨、俄铺8个村民委员会,5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南沙130公里。全乡耕地面积17159亩,其中水田l 9408亩,旱地1750亩,……[详细] |
宝华乡位于红河县境中南部,距县城迤萨36千米,总面积120.1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有5098户、2248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6人。年末耕地面积26351亩,其中水田11078亩、旱地15273亩。境内海拔700—2436米,年平均气温13.7℃、年降雨量1485.3毫米。2003年,农民人均有粮339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790元,累计种植棕榈2.3 万亩、……[详细] |
架车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76千米,全乡国土面积314.8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有3820户、18110人,世居哈尼、瑶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占9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7人。境内最低海拔1030米、最高海拔2466米,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雨量1593毫米。年末耕地面积13332亩,其中水田6297亩、旱地7035亩。有林地面积33.8万亩,占全乡土地面……[详细] |
位置•面积:铜厂乡位于金平县西部,地处东经102°55′—103°03′,北纬22°43′—22°52′。东邻金河镇,南连勐拉乡,西北接老集寨乡和营盘乡,北与元阳县大坪乡靛塘村委会接壤,地域面积270.5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111.3人。乡人民政府驻铜厂街,海拔1600米,距县城45千米,辖9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全乡人口31215人,其中农业人口……[详细] |
位置•面积:营盘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地处东经102°51′—103°03′,北纬22°48′—23°00′。东、北分别邻元阳县大坪乡、小新街乡,南接铜厂乡、老集寨乡,西接老勐乡。地域面积210.44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136人。乡人民政府驻营盘街,距县城95千米,辖9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人口•民族:2003年人口27925人,其中农业人口27445人,占总人口数的98.……[详细] |
追栗街镇位于文山市东南部,东与砚山县八嘎乡接壤,东南与西畴县莲花塘乡交界,南与本市柳井乡相连,西与本市新平街道连接,北与本市东山乡毗连,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市区17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32个自然村、48个村民小组。(一)人口:居住着汉、壮、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26%,2018年末共有人口2587户11540人。(二)资源:全镇有国土面积97.43平方公里,有林地53000亩……[详细] |
平坝镇地处文山市西南部,距市城区32公里,到市城区道路为沥青路面,交通方便。东与古木、开化相连,南与马关县接壤,西与新街乡毗邻,北与小街、喜古相望,境内有茶八,古平公路通过,是屏边、马关、文山三县(市)相通的必经地之一。全镇土地面积260.7平方公里,下辖平坝村、得白村、石洞门村、底泥村、平地村、长冲村、沙子洞村、土锅寨村、小坝子村、杜孟村、黄草坝村、者安村、腊窝村等13个村委会,126个自然村1……[详细] |
新街乡位于文山市西南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文山城区50公里。地处“两州”(文山州、红河州)、“三县(市)”(文山市、马关县、屏边县)交界处,东与平坝镇接壤,南与马关县的八寨镇为邻,西与屏边县的白云乡毗邻,北与小街镇交接。(一)人口:辖6个村委会84个村小组,有3643户16586人,有4(壮、苗、彝、蒙)种少数民族240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14.5%。(二)资源:有国土面积142.85平方公里,有……[详细] |
喜古乡位于文山市境内中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文山城区24公里。东接卧龙街道,南连开化街道、平坝镇、小街镇,西邻坝心乡,北接马塘镇。(一)人口:全乡辖7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共3029户,总人口13602人,有壮、苗、彝、回、瑶、傣6个少数民族1221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9.79%。(二)资源:全乡有国土面积89.57平方公里,有林地4839.8亩、耕地面积9979亩,其中:基本农田……[详细] |
位于砚山县西北部,距县城58公里,东接维摩乡,南连文山县红甸乡,西靠平远镇,北邻邱北县腻脚乡和树皮乡,总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71l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辖8个村民委,61个自然村,105个合作社(队)。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6种民族,总人口36475人。主要河流有稼依河。是砚山县优质稻主产区,已建成万亩国家商品粮基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坝区内基本实现农机耕作。通过实施以小城……[详细] |
位于砚山县东部,西接江那镇,北连干河乡,东邻阿猛镇,南界盘龙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75个自然村,160个合作社(队)。居住着汉、白、彝、苗、回、傣等6种民族,总人口29949人。全乡共有耕地30129亩,人均耕地1.03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三七、烤烟、辣椒、花生,以三七、烤烟、林业为支柱产业。属省定扶贫攻坚参,1998年已提前完成脱贫任务。.……[详细] |
位于砚山县东部,西接江那镇,北连干河乡,东邻阿猛镇,南界盘龙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75个自然村,160个合作社(队)。居住着汉、白、彝、苗、回、傣等6种民族,总人口29949人。全乡共有耕地30129亩,人均耕地1.03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豆类,主要经济作物有三七、烤烟、辣椒、花生,以三七、烤烟、林业为支柱产业。属省定扶贫攻坚参,1998年已提前完成脱贫任务。.……[详细] |
西畴县辖乡。1958年建董马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27.85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公路通县城。辖董马、通心坡、锅地塘、新寨、芹菜塘、么铺子、龙里7个行政村。有铝土矿。农产以玉米为主。工业以采矿为主。.……[详细] |
西畴县辖乡。1941年设威远乡,1971年建马街公社,1983年因与麻栗坡马街重名,更名设新马街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49公里。面积116.57平方公里,人口1.6万。阿木公路过境。辖马街、坪坝、坡脚3个行政村。有铅、锌、铜、镍矿藏。农产稻谷、玉米、甘蔗、花生。特产草果。工业以采矿、酿酒为主。.……[详细] |
麻栗坡县辖乡。1950年设金厂乡,1971年建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为下金厂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麻)八(布)公路过境。辖金厂、云岭、大火地、中寨、大坝、仓房6个行政村。农产玉米、稻谷、豆类,林产有油桐、棕片等,特产草果。.……[详细] |
麻栗坡县辖乡。1954年至1957年为八布区杨万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3年建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公路通县城。辖杨万,董定、紫胶、铜厂、那都、长因6个行政村。农产玉米、稻谷,经济林木有油茶、油茶。乡镇企业有铜矿。.……[详细] |
麻栗坡县辖乡。1958年建为铁厂公社,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210平方公里,人口2.7万。麻董公路过境。辖铁厂、坪子、太平、太和、关告、孔杭、木扭、普龙、龙路、董度10个行政村。农产玉米,稻谷、蔬菜,有铁矿。在乡驻地西0.5公里处有烈士墓。.……[详细] |
麻栗坡县辖镇。1955年董干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4公里。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3.2万。麻富公路过境。辖董干、长槽、者挖、白沙杠、普弄、马坤、马林、马崩、麻栗堡、嘎啊、永利、回龙12个行政村。农产玉米、稻谷、油茶,特产董干冬梨。纪念地有董干烈士墓。.……[详细] |
仁和镇位于马关县南部,东接马白镇、夹寒箐镇,南邻小坝子镇、河口县桥头乡,西与木厂镇相连,北靠大栗树乡,距县城19千米。全镇辖13个村民委员会,18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等民族,共8568户35598人,农业人口7637户34108人,占总人口的95.81%,少数民族人口3361户14771人,占总人口的41.5%。国土面积191.54平方千米,有耕地4.5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31亩,海……[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