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辖乡。1952年置团结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56.8平方公里,人口0.8万。南(江)巴(中)公路过境。辖周山、亭子、谷仓、回龙、安山、筒车、红岩洞、梭坡、罗沟、井田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特产木耳、核桃、银花。畜牧业较发达,是县黄羊基地乡。.……[详细] |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巴中市调整巴州区等3个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3号):将沙坝乡更名神门乡。1954年从通江划归南江后置汇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与陕西省相邻,距县府83公里。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0.3万。南江至贵民公路过境。辖三园、大垭里、草坪、黄峡、高岩5个村委会。有以铁矿、磷矿开采为主的乡镇企业。……[详细] |
通江县辖乡。民国置至诚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1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江)万(源)公路过境。辖沙坝子、永丰翠、鹦鹉、尖山、柏溪、鸳鸯、莲花、钟山、九子坡10个村委会。有以加工、运输、酿造、建筑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境内有省至诚园艺场。.……[详细] |
通江县辖乡。1951年置板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板桥口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54公里。面积102.3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江)汉(中)、通(江)南(江)公路过境。辖黄村坪、白岩坪、野茶坝、城子山、石院子、焦城寨、大铜钱、大盅岭、高家梁、白果坝、金子坪、堰流溪12个村委会。有以酿造、加工、运输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详细] |
平昌县辖乡。1913年置岳家寺乡,1946年更名岳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3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1.9万。平(昌)仪(陇)公路过境。辖六角、金斗、茶店、云峰、中民、涌水、观音、板桥、河源、双竹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桐油。清进士余焕文、翰林学士余闇均出生于此。.……[详细] |
平昌县辖乡。1913年置兰草渡乡,1946年从巴中县划归平昌改名澌兰乡,1951年更名兰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巴河岸边,距县府15公里。面积56.3平方公里,人口2.1万。平(昌)兰(草)、驷(马)青(云)公路过境,巴河通航。辖里仁、螺蛳、丁家、三峰、双柏、姚家、木阁、五枝、中仁、梁铜、建政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养殖业以生猪、蚕、淡水……[详细] |
平昌县辖乡。1951年置土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2公里。面积52.9平方公里,人口2.1万。平(昌)土(兴)、达(川)广(元)公路过境。辖铁城、先灵、铧山、郭寺、福顺、大田、马罗、大湖、小湖、胜玉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烟叶,特产棕片。养殖业以生猪、蚕、家禽为主。.……[详细] |
平昌县辖乡。1939年置笔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45.9平方公里,人口1.7万。平(昌)镇(龙)公路过境。辖楼石、大垭、喻坝、中山、栀子、观寨、笔峰、吕寨、白云、星斗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油菜子,特产黄柏、杜仲、茶叶。养殖业以生猪、蚕为主。.……[详细] |
平昌县辖乡。1913年置镇龙关乡,1951年更名镇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48公里。面积50.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平(昌)喜(神)公路经境。辖老鹰、松岩、卧龙、万家、天观、宝珠、烟灯、顺天、翻身9个村委会。有以建材、食品加工、酿造、运输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油菜子、玉米,特产茶叶、板栗、核桃、弥猴桃。养殖业以生猪、牛、羊为主。境内有金银……[详细] |
雅安市辖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西魏时为始阳县治所。1951年置多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3公里。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0.7万。国道318、108线在此相交。辖陆王、五营、下坝、上坝、大深、龙池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等厂,商贸、运输、饮食服务较发达。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产菜籽。特产天麻、猕猴桃。境内青衣江产珍稀冷水鱼类“……[详细] |
雅安市辖镇。1951年置晏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8公里。面积101.1平方公里,人口0.9万。孔坪至晏场公路终此。辖五里、银杏、三江、晏场、宝田、戴河、三合、赵沟、中心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电、造纸、木材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兼产茶叶,特产天麻、黄连、猕猴桃。.……[详细] |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城西镇位于四川省中部西侧,成都平原边西南边缘。东距成都113公里,西距雅安15 公里。地处名山县城西南。国道318线和成雅高速公路横贯全镇,是东进省城——成都市。西去雅安市的必经之道。省级名胜旅游风景区——蒙顶山就在该镇,全镇幅 员面积2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8公顷,全镇辖10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农户3139户,11596人。其中农业人口11298人经济发展状况 ……[详细] |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百丈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面是黑竹镇,南接联江乡、红星镇,西临解放乡、新店镇,北与中峰乡、廖场乡连界,全镇面积37.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77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7980人,其中农业人口15603人。[经济发展状况]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427.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788万元,工业总产值13639万元,全年财政收入223.78万元,……[详细] |
新店镇地处名山腹心地带,毗邻十余乡镇。东距成都120公里,西1雅安30公里,国道108线(成雅高速公路)、318线(原川藏公路)并行纵贯全境。全镇幅圆面积46平方公里,属浅丘山区,年降雨量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C,无霜期298天,气温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行政上新店镇辖16个村107个合作社和1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5395户,人口总数19937人,其中农业人口19081人。2001年,……[详细] |
荥经县辖镇。1952年置双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更名花滩公社,1983年置花滩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3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0.8万。国道108线贯穿境内。辖花滩、幸福、临江、青杠、大里、光和6个村委会和花滩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煤、水电、机修、炼铁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境内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年产20万吨以上。.……[详细] |
汉源县辖乡。民国时置马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4公里。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0.7万。省道峨(眉)富(林)公路过境。辖马烈、深溪、方村、三坪、新华、新合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发电、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杂粮、马铃薯。.……[详细] |
汉源县辖镇。明初为桦坪土司治地,置千户所,清末设巡检所。民国初置分县衙署,后入万工乡,1950年析置皇木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红花乡并入建皇木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1.3公里。面积177.2平方公里,人口0.7万。省道峨(眉)富(林)、皇(木)越(西)公路在此交会。辖万盛、光荣、松坪、岩口、三合、红花、富有、石沟8个村委会。有林地草场12万余亩,铅锌、菱镁、磷矿藏资……[详细] |
汉源县辖镇。古为邛都夷地,原属越西县,设“零关道”驿站,1913年初置 ? 越西县佐,设大树镇,1951年划归汉源县改设大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复置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28.9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新民、富华、新村、新沟、海螺、大瑶、麦坪、摆鱼、中坝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石材加工、建筑、运输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产柑橘,为汉源县……[详细] |
汉源县辖镇。清嘉庆初境内置河东、河西、向阳三乡,民国时合并置富庄乡。1958年改富庄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5.5公里。面积55.4平方公里,人口0.9万。九(襄)宜(东)公路过境。辖富庄、河东、永兴、果园、联络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理、农具制造、建筑、运输、粮食加工等业。农业主水稻、小麦、玉米,产梨、苹果、樱桃、花椒。.……[详细] |
汉源县辖乡。1962年由双河乡析置富乡公社,1984年置富乡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155.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富湾、富强、富厚、富洪、富和5个村委会。境内“黎州红”花岗岩、煤、铅锌矿资源丰富,有林地1万余公顷。乡镇企业有采矿、伐木、建筑、运输等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产梨、苹果、花椒。境内有扭角羚、獐、鹿等动物。.……[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