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0年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8]

2020年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8]

  根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青文旅发[2019]258号),2020年,资源开发处(乡村旅游指导处)组织开展了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经市州、县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初评和推荐,省乡村文化旅游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审,拟认定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等135家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公贡麻村是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哈尔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32224101200。[详细]
  年乃索麻村是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泉吉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224201205。[详细]
  塘渠村是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哈尔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224101206。[详细]
  扎苏合村是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泉吉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224201201。[详细]
  农牧结合、以农为主,林木覆盖率64%。住有汉、藏、蒙、土4个民族,主要种植青稞、油菜、青饲草、马铃薯等作物;坐落有百年古刹,也有新建成的小集镇,属于全县重点旅游景点。具有藏域特色;举办锅庄篝火晚会、焰火晚会、文艺演出、农牧民传统体育比赛;建有文化站、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宣传《大庄村民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生态村建设的意义;发展生态旅游业和农牧业,如推广苗木种植,实行连片规模种植和开发花卉、苗木、经……[详细]
  东旭村位于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林木覆盖率76.4%,百年古树4千棵,藏族占81.5%。建有非遗中心、登山木栈道、白塔藏柱、扎西德勒壁画、休憩亭台、观景亭等,购置观光车。农牧结合、以农为主。有被誉“三绝”的“华热藏族服饰”、“华热民歌”、“华热婚礼十三说”三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似南北两峰并颈饮水的卧驼,在滔滔浩门河中静卧憩息,且只有一山洞与外界相连,此处被称为“世外桃源,藏家秘境”。有……[详细]
  头塘村是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浩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221100205。[详细]
  苏吉湾村是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苏吉滩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221206201。[详细]
  腰巴村是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221102207。[详细]
  东干木村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保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321101210。[详细]
  多哇村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曲库乎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32321204200。[详细]
  古德村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曲库乎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32321204201。[详细]
  扎毛村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扎毛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32321202200。[详细]
  一、地理位置及人口结构直岗拉卡村位于尖扎县西北部,距尖扎县35公里,距省会西宁92公里。直岗拉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也是乡村旅游试点村,全村有145户567人,有藏、汉、回3个民族,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8%。全村共有党员51人,其中女党员3人。二、农业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直岗拉卡村现有耕地668亩,自留地124亩,人均占有耕地1.4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油料等,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6……[详细]
  “德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2016年,为切实解决浅脑山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思路,投入6730万元,修建住房251套,总建筑面积19076平方米,将生存条件恶劣的2镇5乡的浅脑山区农牧户251户9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866人)进行集中安置,2017年11月正式搬迁入住。德吉村曾经是黄河岸边一块贫瘠的土地,这里的人曾经是在偏远的山……[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