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
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
2021年3月8日,根据《洛阳市司法局洛阳市民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激励先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经广泛发动、自评申报、乡镇初审、县(市、区)司法局和民政局复审、市司法局和市民政局抽查、审查,拟命名偃师市大口镇山张村等360个村为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孟津县城关镇贾滹沱社区等146个社区为2020年度洛阳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
焦寺河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故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8108207。 |
因村前有两块巨石,形状似龙,头部朝向村落,两边有小岭,岭根有座石门,好像龙要进石门,且以前村里有位老人开过客店,故名龙门店。清康熙年间属长渊乡底张里。清乾隆年间属西路底张里第十保。1944年属故县乡。1947年属洛南县兴华区。1949年属下峪区草沟乡第五营。1955年属崇阳中心乡。1956年属下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下峪人民公社龙门店大队。1984年,为龙门店村民委员会,属下峪乡。2009……。 |
因村委会所辖自然村均位于下峪东部山区,故名东山村民委员会。1950年属上戈区。1953年8月实行乡制属故东乡。1958年5月人民公社化,为下峪人民公社东山大队。1984年,为东山村民委员会,属下峪乡。2009年,为东山村民委员会,属下峪镇。东山村……。 |
宋元嘉年间名为库谷。元代因这里柳林成行改名为柳林镇。清道光年间,因此地位于南涧河下游的山谷里,故称下峪。宋元嘉年间名为库谷。元代因这里柳林成行改名为柳林镇。清道光年间改为下峪。清康熙年间属长渊乡底张里。清乾隆年间属西路底张里第十保。1944年属故县乡。1947年属洛南县兴华区。1949年属六区。1955年属崇阳中心乡。1956年属下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下峪人民公社下峪大队。1984年撤社……。 |
据岳飞平金时,将金兵都统孙洪杀死,这里山脉被孙洪及兵士的血染成红色而得名孙洪峪;辛亥革命成功后,改名中山镇;1948年解放后为纪念区委书记张兴华,在此地土改工作中遇难,故而更名兴华。1942年属仓圣乡。1947年属洛南县三区。1949年属洛宁县六区。1950年属七区兴华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兴华公社兴华大队。1984年兴华改社为乡,大队改村委会,为兴华村民委员会,属兴华乡。2011年,为兴华……。 |
因早年为董姓所建而得名。1947年属洛南县三区。1949年属洛宁县六区。1950年属七区董寺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兴华公社董寺大队。1984年改社为乡,大队改为村委会,为董寺村民委员会,属兴华乡。2011年撤乡建镇,为董寺村民委员会,属兴华镇。董寺村……。 |
因在一沟门之外,故名沟门。“门”这个字的意思指门的外面。1947年属洛南县三区。1949年属洛宁县六区。1950年属七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兴华人民公社沟门大队。1984年改社为乡,大队改村委会,为沟门村民委员会,属兴华乡。2011年,为沟门村民委员会,属兴华镇。沟门村……。 |
窑子头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兴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8105220。 |
因地处兴华西南边而得名西南村。1947年属洛南县三区。1949年属六区。1950属七区。1955年撤区并乡,设兴华中心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兴华人民公社西南村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为西南村村民委员会,属兴华乡。2011年撤乡建镇,为西南村村民委员会,属兴华镇。西南村……。 |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起兵反抗,当刘秀兵至时,王部将率兵至南洞村截击,刘秀当机立断,磨转马头往南直至山南,故名磨头村。因村落位于磨头村东部,故名东磨头。唐代属长水县。清代属底张里。1917年路改区属西区底后里。1932年属底张联保。1949年属兴华区黄村小乡。1955年属高村中心乡。1957年属底张直辖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底张并入兴华人民公社,为东磨头大队,属兴华公社。1971年底张从兴华公……。 |
宋崇宁年间村中有大户黄满堂,基业甚厚,故取村名为黄村。从唐代属长水县。清代属底张里。1932年属底张联保。1949年为兴华区黄村小乡。1955年属高村中心乡。1957年更中心乡为底张直辖乡,属底张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底张并入兴华人民公社,称为兴华公社黄村大队。1971年底张从兴华公社分出单设,为底张人民公社黄村大队。1984年,为黄村村民委员会,属底张乡。黄村村……。 |
因在岭上,过去有个草房圣母庙而得名。唐代属长水县。清代属底张里。1917年路改区属西区底后里。1932年属底张联保。1949年属兴华区黄村小乡。1955年属高村中心乡。1957年属底张直辖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底张并入兴华人民公社,称为兴华公社草庙岭大队。1971年底张从兴华公社分出单设,为底张人民公社草庙岭大队。1984年改社为乡,为草庙岭村民委员会,属底张乡。草庙岭村……。 |
清代,因村边河沟口有两个红岩石像两条鲤鱼,取名鲤鱼村。至清朝中期,经知名人士研究因鲤、礼同音,以讲理、礼仪的含义改名为礼村。1932年属底张联保。1949年属七区兴华区。1955年属高村中心乡。1957年属底张直辖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底张并入兴华人民公社,称为兴华公社礼村大队。1971年底张从兴华公社分出单设,为底张人民公社礼村大队。1984年,为礼村村民委员会,属底张乡。礼村村……。 |
因村南有一大丘,上面平坦,形状如鼓,故取名鼓村,后习惯写为古村。唐代属长水县。清代属底张里。1932年属底张联保。1949年属七区兴华区。1955年属高村中心乡。1957年属底张直辖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底张并入兴华人民公社,称为兴华公社古村大队。1971年底张从兴华公社分出单设,为底张人民公社古村大队。1984年,为古村村民委员会,属底张乡。古村村……。 |
早年有安姓在此地南、北两沟居住,此村靠北,故名北安沟。唐代属长水县。清代属底张里。1917年路改区属西区底后里。1932年属底张联保。1949年属兴华区黄村小乡。1955年属高村中心乡。1957年属底张直辖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底张并入兴华人民公社,称为兴华公社北安沟大队。1971年底张从兴华公社分出单设,为底张人民公社北安沟大队。1984年,为北安沟村民委员会,属底张乡。北安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