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根据《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管理规程》(鄂环委办〔2015〕14号)、《省环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鄂环委办〔2020〕10号),经地方申报、市州初审、省级评估和审核、征求意见、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拟命名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等115个乡镇和武汉市黄陂区三里桥街新塔村等553个村为湖北省2020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 |
因代姓居民占多数,且全村地势较高,多有小形梯田,当地村民称这种梯田为“塝田”,故名“代塝”。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张场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代塝农业合作社,仍属张场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代塝农业合作社改为代塝大队,属团林人民公社张场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代塝大队改为代塝村,属张场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至今。代塝村……。 |
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赵庙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丁庙农业合作社,仍属赵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丁庙农业合作社改为丁庙大队,属团林人民公社赵庙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丁庙大队改为丁庙村,属赵庙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丁庙村……。 |
因“团结一心”和“像繁星般的村落联合在一起”而得名“合星”。1984年,因行政体制改革,设群众自治组织,故名合星村村民委员会。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团林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合星农业合作社,仍属团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合星农业合作社改为合星大队,属团林人民公社团林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合星大队改为合星村,属团林乡;1987年,……。 |
境内有知名度较高的石板桥“槐桥”。1984年,因行政区体制改革,设立村民自治组织,故名槐桥村村民委员会。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李集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为槐桥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槐桥大队,属五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为槐桥村,属李集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槐桥村……。 |
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赵庙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罗咀农业合作社,仍属赵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罗咀农业合作社改为罗咀大队,属团林人民公社赵庙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罗咀大队改为罗咀村,属赵庙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罗咀村……。 |
境内有一古时练习跑马射箭的山岗,名为“跑马山”,简作“马山”。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李集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马山农业合作社,仍属李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马山农业合作社改为马山大队,属五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1961年,属李集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马山村,属李集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至今。马山村……。 |
双喜村原名为双堰合作社,1958年在召开双堰高级合作社成立大会时,合作社畜牧场母牛产下双胞胎水牛,因高级合作社成立和水牛产双胞胎仔两件喜事同一天发生,故会上经临时议定,将高级合作社名称由双堰改为双喜。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掇刀乡;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荆南区掇刀乡;1956年,成立双喜农业合作社,属掇刀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改为双喜大队,属万能(袁集)公社;1961年,……。 |
清朝中期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州平泰村管辖;清光绪年间废村设乡,属荆门州西南乡管辖;民国时期属周集乡管辖;1949年荆门解放,属周集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香林初级社,属周集乡管辖;1957年为香林高级社,属周集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杨林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杨林大队更名为八庙大队;1968年4月,成立烟墩区革委会,属烟墩区革委会周集公社革委会管辖;1975年11……。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希望没有战争,希望和平,故名。清朝同治年间为荆门州平泰村,属荆门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废村设大乡,属荆门州西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二保,属博爱乡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烟墩区,为和平村,属烟墩区车桥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为和平初级社(互助组),属车桥乡管辖;1957年为和平建高级社,属车桥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成立袁集万……。 |
民委员会与当阳市淯溪镇洪锦村交界,界线为西边的山脊线。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属荆门州周集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六保,属周集乡管辖;1949年属荆门县第三区周集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关红初级社,属周集乡管辖;1957年改为关红高级社,属周集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设立杨店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成立荆门县烟墩区,属周集公社管辖;1968年成立烟墩……。 |
清同治年间属荆门州平泰村管辖。清光绪年间废村设乡,属荆门州西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28保,属烟墩乡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荆门县第三区烟墩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设立团结初级社和红金初级社,属烟墩乡管辖。1957年团结和红金初级社合并为团结高级社,仍属烟墩乡管辖。1958年8月全部公社化,设立刘院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11月设荆门县烟墩区,同时设立……。 |
因地物得名。民委员会驻地处有四个井坑常年流水不断。清朝同治年间属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属西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34保,属周集乡管辖;1949年解放,设立万畈村,属却集乡管辖;1955年农村合作化,设立四井初级合作社,属却集乡管辖;1957年改为四井高级合作社,属却集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设立四井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设立小公社,属却集公社管辖;1968年成立烟墩区革委……。 |
清朝同治年间属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属西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八保,属周集乡管辖;1949年解放,设佘家村,属却集乡管辖;1955年农村合作化时设新生初级合作社,属却集乡管辖;1957年改为新生高级合作社,属却集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九堰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设立烟墩区,属却集公社管辖;1968年成立烟墩区革委会,属却集公社革委会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属烟墩公……。 |
饶湾村位于陈店乡最北端,有7个自然塆,总人口918人,其中党员32人,耕地面积2180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006.6亩,山场面积1200亩,现已完成山林面积植树70%。村里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2009年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资金投入10万元,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广场面积300平方米,功能室10间,坚持值班制度,开展代办服务,充分发挥“十个功能中心”作用。……。 |
甘涂村地处陈店乡北部,俗称“北大门”,有国土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东边是饶湾村,南边是刘店村,西边与赵棚镇金塘村相邻,辖区内有9个村民小组,人口1049人,耕地面积1343亩,山林面积约1000亩,闻名遐迩的双梅寺就坐落在甘涂村的小合山。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007年建成,资金投入4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广场面积300平方米,功能室10间,坚持值班制度,开展代办服务,充分发挥“十个功能中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