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20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12]
2020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12]
2020年12月,根据《安徽省森林城市考核验收办法》、《安徽省森林城镇考核验收办法》和《安徽省森林村庄考核验收办法》等有关规定,安徽省林业局组织对申报创建2020年度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结果经省林业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肥东县八斗镇花张村等696个行政村(街道、社区)创建森林村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安徽省森林村庄标准(名单见附件2),拟授予“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
郑庄村概况:郑庄村位于迎仙镇西部,距镇政府3公里。辖13个自然村,1150户,人口5200人,耕地4960亩。设1个党总支,2个分支部。现有村“两委”干部7名。乡道迎瓦路横穿全村,与省道S204线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 [详细] |
陶李村位于张新镇西北部,西面毗邻陈集镇,全村共辖13个自然村,人口约5420人,村干部7人,党员67人。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人杰地灵,这里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有张新镇玉米科技示范和植树造林基地。 有临泉最大的黄牛养殖基地--洪田养牛场,热情的陶李人民欢迎您来这里投资创业。…… [详细] |
钟陶营村,又名陶新村,位于张(新)陈(集)路,这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们好客。全村共辖有19个自然村,人口约7260人,耕地约5432亩。现有村两委干部10名,有党员128名。该村逸夫学校占地1500平米,全校师生1000多人,师资力量雄厚。该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是我镇率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村之一,也是我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是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村之一。 村以农业…… [详细] |
大夏村隶属于临泉县庞营乡,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该村西与韩老家村相邻,东与流鞍村相连,辖大夏庄、姚庄、宋庄、前韩庄、后韩、李庄、大韩庄、陈寺张庄、后许、前许、孙庄、大张庄12个自然村,共有农户1329户,总人口5698人,劳动力2624人。全村耕地面积467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芝麻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2010年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00多万元。该村…… [详细] |
桃花村有24个自然村,52个村民小组,1474户,6366人,5361亩耕地。该村位于洪河沿岸,易受洪涝灾害,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农民人均收入1760元。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以棉花、油菜为主,畜牧业较好,外出打工达1500人。该村发展双培双带示范户12户。五个好村支部创建开展一般,三会一课开展一般。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较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等工作属全镇下游。…… [详细] |
冯新村位于黄岭镇东部,该村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土地肥沃,是生产粮食的重要村,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全村有6875人,74名党员,辖1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5528亩,1个党总支。村“两委”班子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执政为民,甘于奉献”的理念,积极带领广大群众求真务实,团结进取,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冯新村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农村经…… [详细] |
牛井村位于杨桥镇西南1.5公里处,地处中原,沃土肥壤,地平如砥,一望无垠。距328省道1.5公里,距102省道1公里。该村于2006年8月由原牛井村、冯庄村、王庄村三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庄,38个村民组,1450户,总人口5597人,耕地面积4343亩。该村于2006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9名。 近年来,村“两委”重点围绕新农村…… [详细] |
田桥乡孙庄村位于田桥乡西部,距离县城11KM,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孙庄村全村8个村民组,人口639户3372人,耕地面积2639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27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田桥乡孙庄利用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养…… [详细] |
东王营村地处陈集镇最北部,位于谷河北岸。东王营村北靠正在兴建的阜新高速公路,南连油店村,西面与新蔡县化庄乡接壤,韦艾公路贯穿南北,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2006年区划调整由原曹庄行政村、东王营行政村合而成,辖12个自然村,956户,人口4306人,全村耕地面积4227亩。村党组织总支建制,全村党员53名。村内河道纵横贯通,谷河东西贯穿全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芋和蔬菜。近几年…… [详细] |
联建村位于陈集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5公里,是镇政府最东南的村,东邻张新镇,南至艾亭镇,西至本镇闫楼村,北至本镇李中营村。2006年区划调整由原乔庄行政村、唐营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610亩,辖21个自然村,人口5297人、户数1177户。村党组织总支建制,全村现有党员92名。村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芋和蔬菜。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村两委班子确定了基本发…… [详细] |
前刘寨社区:位于田桥街道西部,距离县城10KM。前刘寨社区由原前刘寨村、李庄村合并而成,全村8个村民组,人口873户4334人,耕地面积3145亩。…… [详细] |
南杨庄村位于陈集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2006年区划调整时由原张兴寨行政村、杨庄行政村合并而成,东邻宋集镇,南连本镇丁庄村,西与东岳庙村相接,镇东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现有18个自然村,户数1196户,人口5538人,村党组织总支建制,党员73名。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外出务工等。村党总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村民的共同努力和大力配合下,紧紧围…… [详细] |
白洋湖村紧靠闻集镇政府,辖105国道两侧占线4公里。全村辖11个自然村,980户,4012口人,4100亩耕地,村内有中心完小一所、敬老院一所、卫生室一所,村部系砖混结构楼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该村现有土地治理片3个,科技高产攻关田1000亩,主要以定单小麦、高产玉米、优质大豆和无公害草莓为主营项目,主导产业初具规划。全村有建材加工厂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轮窑厂2家,规模化良…… [详细] |
闻集镇大刘村位于闻集镇的最西端,与太和界首的接壤处,是闻集镇的西大门。全村共有22个自然庄,53个村民组,面积约4.8平方公里,人口6870人,耕地8625亩,基层组织建设设有基层党委,下辖3个支部,共有党员107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大刘村党委,村委会认真实践“-”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执行税费改革政策,坚持遵循市场引导,科技带动,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 [详细] |
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段庄行政村座落在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东南,北邻闻集镇刘楼村,王寨村,东邻姜堂振董湖村,南邻闻集镇杜庄村,西邻闻集镇前张湖村。全村4387人,耕地4120亩,面积3.5平方公里,13个自然庄。村部设有会议室4间,办公室6间,设有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妇检室等,值班室内设备齐全,两委班子成员,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干部年龄均在38岁左右,学历都是中专、高中以上,其中大专学历两人,高中学…… [详细] |
滑寨村位于闻集镇西北五公里处,筹建于50年代,现全村人口4050人,地亩4559亩,940户,辖滑寨、赵大庄翟庄、李竹元、李沙嘴、孙碾道殷庄7个自然庄,有25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有5人组成,全村共有党员63名,占全村人口的70分之一;党员结构比例:20岁至40岁的党员数10人,40岁至60岁的党员数32人,60岁以上的党员数21个,村内有一所中心小学,建造一座3层32间的教学楼,拥有8个班级,40…… [详细] |
火营村位于闻集镇西南1.5公里处,闻尚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现有人口3598人,9个自然庄,17个村民组。4700亩土地。本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①种植业有蔬莱、葡萄、草莓。尤其是草莓种植每年都在500亩以上,由于色泽好、品质好,吸引了北京、石家庄、合肥、郑州等地客商,产品供不应求。②养殖业,近年来本村养殖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现年出栏300头的养牛厂一个。养猪厂3个,其中年出栏在1000头以上的一个…… [详细] |
闻集镇刘盆窑村位于闻集镇以西,距闻集镇2公里处,闻滑路横穿全村,全村共占闻滑路全线长度的三分之二,南临柳河,以北至五道沟,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人口2868人,耕地3308亩。刘盆窑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一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税费改革政策,坚持遵循闻集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市场引导,以科技带动为前提,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 [详细] |
大鹿村村情简介 1、地理位置。大鹿村位于颍泉区行流镇北部,北邻太和县,南靠沙颍河,漯阜铁路从该村中部穿过。2、经济结构现状及发展水平。(1)2006年村民人均村收入2673元左右。(2)丰富的劳力资源,剩余劳动力过多,近年来,村委会、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劳务经济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务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 [详细] |
邱营村村情简介 1、地理位置。邱营村位于颍泉区行流镇东北部,与太和接壤,距邵营集约6公里。2、经济结构现状及发展水平。(1)2006年村民人均村收入2620元左右。(2)丰富的劳力资源,剩余劳动力过多,近年来,村委会、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劳务经济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务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邱营村经……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