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178]

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178]

  2020年8月26日,按照《山西省卫生乡镇标准(2019版)》《山西省卫生村标准(2019版)》,经各县爱卫会申报、各市爱卫会验收、公示,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决定命名以下258个乡镇为2020-2022周期省卫生乡镇、5258个村为2020—2022周期省卫生村(名单见附件)。
  孟王堡位于108国道南,大运路的北,西连万关县公路,在册人口1767人,耕地面积2138亩,驻村企业七个,交通方便,经济繁荣,全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路灯齐全,绿化配套设施完善,并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楼,是经济、文化共发展的新农村。……[详细]
  义安镇席村位于介休市城东北10公里、镇西北2公里处,全村人口310户,900口人,耕地总面积1291亩。2009年经济总收入6818万元,人均纯收入5700元。席村是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突出典型。村现有驻村企业八家,号称全省方阵企业集团之一的安泰工业园区就驻扎在本村。村内劳动力有95%在企业上班,务工平均工资1000多元,这些企业在提供就业条件的同时,还可以每年向村里提供发展资金60多万元。 自2……[详细]
  绵山镇南槐志村,地处丘陵山区,位于绵山镇东南方向。全村耕地1000多亩,人口500多人。村里设村委(村主任、副主任、村委委员各一人)、支部(村支部书记、村支委委员各一人)。支部有党员17人,党员队伍呈年轻化发展。我村地处山区,没有集体的收益来源。原有瓦厂一所,因经营不善已停产,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生。村内有养猪场两所,养猪只数在50——100只,户数在3户左右,还有一户大棚养殖肉鸡。由于这……[详细]
  小靳村是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781105218。[详细]
  绵山镇常乐村是绵山镇的行政村之一,同时也是城中村。经济较发达,其人口规模较大,全村共有830户,人口1979人,更多的是外来人口,所以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村庄。周边的土地平整,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在此基础上常乐村的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常乐村的党支部书记杨志勇是2008年选上的支部书记和村长,在1986年至2008年自……[详细]
  陶庄村位于绵山镇西南方向,环境优美,全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苹果等经济作物,全村致力于发展新型生态园林村。陶庄村共有村民201人,以老年人及妇女居多。……[详细]
  南靳屯村位于介休市西立交桥对面,定阳路与外环路中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通往绵山旅游区的重要道路。全村共有246户,824口人,其中党员31人,村设党支部1个,村委会1个。我村共有耕地789亩,主要由年老、妇女耕种,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及大豆。我村共有养殖户5户,企业10个,砖厂2个,洗煤厂3个,碳素厂4个,耐火砖厂1个。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村委每年收入约35万元左右。……[详细]
  岳家湾村位于绵山镇北部,距城区2公里,交通便利。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全村总占耕地面积390余亩,840多人,现有党员28名。岳家湾村拥有村民自办兴西、政华、晋聚、长丰洗煤厂。近年来,该村又依托区位优势,鼓励村民投资养殖、蔬菜大棚等项目,有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党支部一班人围绕煤矿做文章,带领村民从事煤炭运输和销售,与此相关的汽修、服务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硬件建设上,在绵山镇政……[详细]
  绵山镇东内封村位于城西一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方圆1.2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375户,1.32口人,耕地770亩,南隔南通浦铁路与岳家湾相邻,西隔侯堡河与西内封接壤,金融路将村北耕地分为南北两面。村里设有党支部,下有党员31名,其中女党员3名;设支部1个,现有支部委员2名,支部书记1名;村委会成员有3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1名;下设20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设小组长……[详细]
  绵山镇秦树村位于绵山镇南部,绵山脚下,北纬36°,东经111°,平均海拔983米,东依东夏线,南与灵石王家大院毗邻,北临秦树水库,距介休市城区约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现有人口1114人,其中党员50人,耕地3115亩,其中良田2000余亩,退耕还林806亩,年人均纯收入约2800元。村内设有秦……[详细]
  绵山镇上城南村位于绵山镇的东南部,毗邻城区,上城南村有700亩耕地、1204口人、31名党员,在村两委带领班子成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帮民富、保民安、得民心”为目标的带领下,团结依靠群众,统筹协调发展,使上城南村呈现出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气象,在乡镇党委的支持下先后引资30多万元完成了500亩农田高产开发任务,发展养殖专业户5家,尤其是村洗煤业、制砖厂的迅猛发展使村……[详细]
  靳凌村位于介休市城南8公里左右,介大公路贯通南北,东西有河谢公路连通108国道,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优美。 全村有耕地面积1915亩,其中果园面积85亩,农业总户数158户,人口489人,其中男女劳力有385人。村组织有党支部一个,支部有党员26名,支部有委员3名,支部书记1人,委员2人。村干部有妇女主任一名,民兵连长一名,治安主任一名,会计一名。全村2010年经济收入400余万元,主要有农业……[详细]
  下城南村隶属绵山镇,位于绵山镇北部,与市区接壤,交通便利。西至南靳屯村,东邻常乐村,南接上城南村。全村共有3个村民组,总人口256户657人,耕地面积约240亩。人均年收入4000元。全村共有党员26名。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经商或务工及种植蔬菜等。村中的主干道为水泥路,全长约1.57公里。下城南村的集体经济主要为租赁、投资收入,村内的主导产业为砖块制造,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在党委……[详细]
  温家沟村位于介休市西大门,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西边紧临汾河,东边紧靠大运路,现有农户576户,农业人口1576人,耕地面积525亩,退耕还林地310亩。2007年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近年来,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一、完善党建工作,做好基层组织工作。温家沟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共7……[详细]
  义棠镇田村位于介休西南部,东临汾河,南接灵石,西面为丘陵山区,大运一级公路从北向南纵贯全村。全村1731人,耕地2020余亩,劳动人口为1090人,全村经济总收入505.16万元,其中主导产业收入42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20元。2006年田村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试点,近年来,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团结拼搏、奋力赶超,充分发挥田村的各种优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详细]
  义棠镇西堡村位于义棠镇东部,紧靠108国道和西外环路,与市区相连。全村人口900人,劳动力500人,耕地面积900亩,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2007年成为介休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村民主要以劳务输出、企业上打工为收入来源。近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畅通路桥有限公司的大力帮助下,全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村支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详细]
  穆家堡村位于张兰镇北面,距镇区1公里,北与朱家堡村毗邻,西与北盐场接壤,东与大甫村紧贴,南与张兰村相连,108国道、南同蒲铁路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2333亩,总人口2032人,其中劳动力700人,主要从事于建筑工程和运输行业。设有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党员62人。村境内有一企业——林海煤化有限公司,两个加油站,一个收费站。村内中心小学共有师生267人。 近年来,在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详细]
  大甫村位于介休市东边,和平遥交界。历史上叫孔家庄,明朝正统六年,河东明县遭灾,因捐粮赈灾多,朝廷下诏改为“大富村”。清道光早间,因承受不起高额赋税贿银数百两,改为“大甫村”。 南同蒲铁路、108国道、汾阳-长治高速公路、东观-夏县公路都穿村而过,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利。全村现有人口1450人,440户,耕地面积1830亩,人均纯收入3800元,党员48人。 近年来修新建了小学、老年活动中心、小公园……[详细]
  上岭后村是张兰镇的一个行政村,人口1258人,耕地2536亩。上岭后村东隔张涧河与上梁相望,西邻下李侯,南靠涧里,北边与强南相接,属于较典型的丘陵地形。农业方面,上岭后村由于典型的沙土土质和适度的水资源,非常适宜红薯和西瓜的种植,尤其是上岭后红薯,已经基本实现规模化种植,并被纳入张兰镇“三区”建设规划,初步具备了成为区域性主导农业的优势,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农业的支持,上岭后特色农业必将迎来空……[详细]
  船窟村位于介休市东南端,天峻山脚下,山青水秀,是个美丽的小山村。有140户,336口人。虽然我们是一个小山村,特别是在2009年新选入村委领导班子以来,从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街道宽阔硬化,生活区内交通便利。人气聚集,环境优美。家家户户安上了自来水,打破了过去吃水困难的难题,建立了新的生活习性。船窟村真正体现了干部谋事管理的新机制,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勤政为民,廉洁从政的热情,从而使群众对村干部的信……[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